第10部分 (第1/4页)

为主了,加上小姐一向最爱吃鱼,她说这样可以’现吃现捞’。”

徽之一哂,回头对着操之挤眉弄眼道:“没想到这位妹妹竟是个持家好手。”

操之嘿一笑,却没有说话。

献之对生活一向要求精致,拿眼扫了扫这略显寒酸的庭院,默默不语。

三人脱屐入室,正看到堂上等候的舅父郗昙,郗昙须发花白,斜倚在榻上,正在逗弄塌边木架上一只通身漆黑肥圆的八哥。那八哥一边脚上绑着缀满细小铃铛的金色锁链,跑跳之间玎玲作响,憨态可掬。看到他们来了,郗昙很是开心,受了礼后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随意聊着。

郗昙为人随和温婉,说道欢处,亦开心大笑,惹得那呆八哥大叫:“老爷乐了,老爷乐了,给俺吃的,给俺吃的”那八哥一身横肉,不住蹦跳,声音尖利,堂下的徽之和操之一时撑不住,“噗嗤”笑出来,只有献之始终肃着一张脸,仿若一切都未发生。

只听侧门的帘子“哗啦”一响,帘下露出女子裙裾来,三兄弟都忍不住微微侧头去看,却是一个端着果盘的丫鬟,一时都有些失望。

郗昙似是知道他们心事,捻须一笑:“说来不巧,阿茂此次前往京口,尚未来归,不然,大家也能见上一见了。”

献之略略有些失神,脑子里闪现很久远很久远之前的画面,却只觉得模糊不清。

离了舅父家,操之就急着回家,献之却想着徽之近来情绪都不佳,想要陪他四处转转,二人一商量决定去石城山拜访高僧支循,顺便游览一番附近风光。

虽然王家世代信奉天师,但是这支循和尚实在是才名高著,不论是清谈、书法、禅学都极富盛名,虽然父亲王羲之对此人不以为然,年轻的王家兄弟还是想去真正领教一番,如果博得名僧的赏识,几欲好的评价,对他们声名的建立,日后的出仕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人怀着这样一番心事,整理行装向石城山去了。

石城山 栖光寺

佛堂之中,檀香袅袅,名僧支循高坐在堂中,为众人讲习:“人曰‘适性即逍遥。’”老衲则认为不然。古之暴君夏桀,大盗盗跖以残害为性,假如适性就是逍遥的标准,那么他们也算是逍遥”

阿茂穿着一身男式棉袍,盘腿坐在大门边上,脑袋不住的向下耷拉,突然身后有人轻碰了她一下,回头迷迷糊糊看到是家里的老仆靖安。他跪在阿茂身后小声道:“公子爷说如果大小姐倦了,就随奴才去山上转转。”

阿茂点点头,回头看到坐在法师身边,诚心听禅的郗超,不由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却见郗超凤目一扫,对着她似笑非笑的摇摇头。

她小心翼翼的起身,和靖安退到佛堂门口穿上麻鞋出去了。

大殿外视野开阔,绿云冉冉,看着四面高耸的山脊,阿茂不由太息:“真美啊!”

靖安苦笑:“大小姐,你就收敛点吧,吵着要跟着公子爷来石城山听佛的人是你,如今在佛堂上打瞌睡的也是你,依奴才看,您现在还是去禅房里仰面躺着,等着待会儿送斋饭吧。”

阿茂撇撇嘴不语,她们全家都信天师道,尤其是伯父和叔叔更是出了名的虔诚,昨岁伯父还因为喝道符水喝多了差点闹出人命来。只有阿兄郗超一人信仰佛教,还常常给她讲些佛法、故事之类的,她自然就极其好奇,听说阿兄要来石城山见老友支循法师,她拼了命的撒娇耍赖才让阿兄松了口答应带她来的。

她搔搔头道:“不想吃斋饭,不好吃,阿兄不是让你带我去山上转转吗?我们到后山捉鱼吃吧。”

靖安连连摆手:“这怎么可以?大小姐,那后山的鱼多为放生鱼,你这么吃下去要是叫大师知道,我们会被赶出去的。”

阿茂撅了撅嘴:“靖安叔,咱谁都不告诉,躲在上次发现的那个山洞里,我给你做竹筒鱼饭罢,怎么样?”

“这个,呃,好罢。”这寺庙里的斋饭委实清淡,靖安想起阿茂的手艺,不由口内生津,勉强答应了。

走到山腰,献之被石城山山水相连、七沟八涧、云雾迷离的美景迷住了,吩咐随行的仆人先到寺庙将行李整理好,自己和徽之慢慢沿着小路向山上走去。

没走多久,突然本就笼着云雾的天空竟落下雨点来,哗哗啦啦的砸了一地浅灰色的点子,整个天幕变成深灰色,两兄弟躲闪不及,看到不远处有个山坳子,便冲了进去。

还没进洞便闻到一股扑鼻的食物香味,只见洞内早已生了一堆火,坐着一个老者和少年。

献之粗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