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方诓怀鱿治侍狻!�

与此同时一批批刚刚换装完毕的甲种兵团战士分成若干小队开始深入北方,进入北皇太极占领的区域,这些小分队联络当地立志于驱除鞑虏的有识之士开始了广泛而又效果显著的游击作战模式。

这些人经常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偷袭清军占领的城镇,劫杀出城征粮的八旗士兵,为此皇太极挠头不已。派大部队出去扫荡,这些人却一哄而散找不到影子,徒耗粮草,可是小部队出去又有去无回,眼见着严冬将至,十数万大军过冬的粮食还成问题。

“该死的李开阳!”就在当年崇祯曾经咒骂我的地方,皇太极也开始了无休止的咒骂,并且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凡是接到军队被袭的文书,他都要拿我撒气。这又不能怪我,有一些是我的士兵组织的,可还有一些都是民间组织自发的,毕竟看到这么好的效果,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这就是我所采取的措施,经典的毛主席的游击战略,只是不同于八路军缺少后勤补给,派出去的小分队不但装备优良,而且都有紧急救生系统,活动资金充足,皖北已经逐渐形成的巨大军火加工基地,各种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秘密渠道进入皇太极的地盘。

有百姓的支持和掩护,再加上战略得当,补给充沛,游击战的威力被发挥到了极致,几乎每一天都有清军被我军歼灭,皇太极不得不龟缩在北京城及其附近的堡垒中苦熬这个寒冬。

此时的我正在准备着过冬,在朝鲜的妻子们则率同各将领的家属代表组成亲友团来山东劳军,整个我的占领区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这当中自然少不了安妮的影子,她的出现在中原无疑也引来了一群登徒子的侧目,就是见惯了她的我也有些把握不住,安妮的到来就像一阵旋风,迅速在民间传开,如今已经艳名鹊起,并且传闻被我所收,所以安妮不得不抱怨我害苦了他,使得本来对她很有好感的人纷纷退却!

“那是咱有魅力,否则如何能得到安妮小姐的高看一眼呢?”我大言不惭的说道

随着考烟和棉花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增,山东及皖北一带开始出现各种规模不等的加工作坊,雇用的人数从几个人到数十人不等,这些作坊的老板大都是从朝鲜过来的商人,他们有的是朝鲜人,有的是早期到朝鲜攫取第一桶金的人,这些人充分的尝到了商品贸易所带来的好处,尤其是烟草行业,正以飞快的速度占领江南市场。

此时的南京也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不同于后世军阀官僚拥立福王登基,朱慈烺拥有纯正的皇家血统,这使得史可法的工作顺利了很多,南京本来就拥有一套比北京规模小但是十分健全的领导班子,很多事上办起来也容易。当然也有难事,就是如何安抚各地的军阀诸侯。

崇祯死后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乱摊子,在其死前的一年多里政令已经很难出紫禁城,大多旨意被下面的人搪塞或者是阳奉阴违,因此少年皇帝朱慈烺登基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收回军权,但这又谈何容易。且不说南方的士绅和土豪,单是北方的洪承筹孙廷芳就让这个小皇帝和史可法等一干朝臣伤痛了脑筋。

崇祯自尽之后,洪承筹的军队已经进入河南境内,和洛阳的福王搅在一起,这个福王不能不说一说。

福王是万历皇帝的爱子,名朱常洵,其生母是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郑贵妃不顾朱常洵的次子地位,一直不遗余力的谋划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因当时朝中多数大臣(包括许多后来与东林党有关系的人)的反对,万历皇帝只得于1601年立其长子(后来的光宗)为太子。作为朱常洵未能立为太子的损失,万历皇帝封他为福王(封地在古都洛阳),并诏赐良田4万顷为食邑。

不要小看这4万顷,这一数字相当于河南全省可耕地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又不得不从其他省征用一部分民田。结果,河南、山东和湖广共有约2万顷民田被划归福王。此外,被没官的前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土地亦划归福王所有,同时他还得到了四川茶盐专卖权。

因此,福王简直就可以称得上富的流油,其生活极其奢华,据说他喜欢嫖娼,并为此挥霍了30余万两,他在洛阳的王府造价高达28万两,是规定造价的10倍。为了满足其贪欲,他手下的宦官继续肆意掠夺土地,并用天下最残酷的手段管理这些掠夺来的庄田。

福王在府中饮酒作乐,其佃户却饿死在遭受饥荒的洛阳郊外。河南百姓纷纷传言:“先帝耗天下以肥王。”当时,一支明军奉命渡洛河增援正与义军作战的部队,军中有人大声喊道:“王府金银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