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东东仔细回想柳河堤工业园工程带给父亲的‘灭顶灾难’,也因为它的暴发,父亲早早结束了仕途生涯,这一事件受到牵累的人还有区委书记向国民,本来97年3月东陵市人代会召开期间,向国民是呼声很高的副市长竞选热门人物之一,但因为这一事件的牵累,向国民也黯然淡出仕途。

父亲虽说是向国民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他并不是向国民的亲信嫡系,关于这一点也因为父亲本身权力的局限让他暂时达不到被向国民倚重的地步,在1996年前后,区委真正掌权的核心层领导都在党委这边,除了党委书记,还有六个副书记,这样繁冗的官制在90年代后期的某些地方政府班子里发展到了极至,直到2004年中央提出‘减副’决策之后,才逐渐把党政权力划分出来。

在这之前,以议事形式存在的‘书记碰头会’几乎取代了党委‘常委会’的决策职能,什么事都在书记碰头会上敲定了,再上常委会‘研究’无非是走一个形势过场,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了。

多数省、市、地委、区委、县委,党委副职都在五至六名左右,算上正职六七个人,已经超过了常委总数的一半,一般来说,地方班子常委9至11名,或11至13名,党委‘书记们’形成的书记会议,完全把权力集中在了‘党委’,至于政府,就是常务副职不挂副书记,话语权也甚微。

父亲戚华阳是四个副区长之一,排在末位,连常委都不是,严格意义上讲,都不算区领导,名义是上副区长,但说话没多大份量,拿你当领导看的人也不多,除了分管工作这一片,但就是在这一片里面你也说了不算,上面还有位‘副书记’分管着文化意识形态,根本轮不到你来做主。

所以从权力的层面上分析,父亲只能算是向书记这边的站队者,却不算是向书记的臂佐之仕。

现在出了事,父亲就有可能成为‘替罪羊’,官场上太多这样的角色了,很可悲,也很无奈。

“晓蓉啊,要相信党委、相信政府,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害群之马,关于市纪委带走华阳同志做调查,组织上也开会研究了的,另外我也相信华阳同志经得起考验”

向国民也知道戚华阳的儿子在住医院,但他做为城区政府的一把手,也不会轻易的去看望什么人,现在戚华阳的给市纪委带走了,这关系到他向国民的仕途前程,不来探看一下人家还在医院治病的家属也说不过去,至少要做出一姿态,我向国民不怕流言蜚语,该干什么我还干什么!

方晓蓉也是上午才得知了丈夫给市纪委带走的消息,她大惊失色,慌忙跑去了区委找领导,于是,就有了向国民书记亲自来城区医院看望戚华阳儿子这一幕,在车上,他和方晓蓉说了这些话。

不过方晓蓉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女人,她所谓的‘大惊失色’也极有限,主要是她太了解丈夫的为人了,她不认为丈夫会一栽到底,如果不是丈夫的臭脾气太倔,有些问题她是可能解决的,但这涉及到了夫妻感情和家庭内部的深层次矛盾,一直以来丈夫‘刚傲不屈’,结果混到现在还只是个副处级干部,这一辈子,他的仕途也别指望再上多高的层次了,黄金的发展间段早就挥霍殆尽了。

向国民心里也暗暗对戚华阳这个老婆有点看不透了,换过一般人的妻子,听说丈夫给纪委带走的话,只怕没进了区委的大门就哭稀吓坏了,事实上方晓蓉没有这样的表现,她来找自已多少还带了些不满的‘质问’,当然,向国民也知晓戚妻的脾气,她是区里领导层官员妻子们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性子开朗兼有泼性,但不是不讲理的那种,大面处还真的是能让人下了台面的。

早听说戚华阳这个老婆是京城人氏,但没有人知道她是什么背景,不过这一点也不用再证实了,如果方家真有些背景的话,他姑爷戚华阳何至于混到这等地步?48岁了还在副处级上不来?

“东东是个好孩子啊,92届我们东陵市的文科状元,我听华阳说,东东刚毕业回来可没准备去城区二中当教员,但是二中的邵康却一直盯着你家东东,去求了华阳多次,才把他要去二中的,谁能想到东东又摊上了怪病,唉!最近东东的情况还好吧?”入了医院,向国民开口又问。

“谢谢向书记的关怀,东东象是受了什么剌激,生活方面也能自理,近些日子越来越正常了,但就是不开口说话,谁也不搭理,医院也查不出什么原因,我本身也是医生,对他这种症状也没遇见过,准备让他出院回家休养一段时间,等过了年看看情况再说吧,您大可不必专程来看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