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凡他剑光过处,血光暴砚。

血未曾断过、停过。

他一剑刺进一名敌人咽喉里,拔出,血光惊丽的乍起,未洒落前,他的剑已刺穿另一高手的胸膛,血花自其背项进喷而出,瑰丽的掠现,喷溅在一名敌手脸上,和另一名敌对者的衣上,同一时间,他的剑又刺入一名对手的小腹间,淬然拔出,又乍现一道血的彩虹:

血如泉涌。

血的惊虹未断。

他的杀势更浓。

更烈。

他非但杀向向他杀过来的敌人,还以一人一剑之力,敌住了包抄向梁伤心,何难过的敌人。

他杀得性起,也打得火滚。

冷剑沾满了热血。

白刃染红,青锋转赤。

他已杀了第十六名敌人:

敌人倒了下去,血仍在杀伐空间飞洒。

可是敌人却似愈来愈多,而且武功也仿佛愈来愈高。

温火滚可杀得火起——火一起,他就来劲了:

他的剑法原就是越火恼越能发挥,越冒火越使得淋漓尽致。

他的剑本就是“愤怒足以毁灭一切”的路子。

他的师父是“七绝剑神”中的“拔剑气出鞘”温向上。温辣霞,早年武功平平,但到中年以后,自创一套“以剑锷使剑”的剑法,这套剑路杀着,就是和身揉击,以剑锷为剑,形同将自身置于险峰,不留退路,也不留余地,每一招一式,皆是拼命打法,玉石俱焚,生死不惜,于是名声大噪,与他六名同门,即是:梁斧心、何剑听、陈棍礼、余臣义、孙纸眉、罗送汤齐名天下,成为上一代武林人中,最有名的十大剑手之七。

温辣霞使的是拼命剑法,所以他反而渴望期待他的弟子、传人能练成一套优雅、轻灵,清幽、飘逸的剑法,于是,他特意选在庐山授艺,要他衣钵门徒温火滚扫眉能有庐地灵隐飘忽之美。

可是事与愿违。温火滚天生脾气就大,对剑法造诣,既有霸才,更有霸气,火气越大时剑法就才气越高,加上受其师“拔剑出鞘”温辣霞的拼命、搏命、不要命剑法狠劲的影响,更加火辣,所以,温火滚的剑法始终跟庐山灵秀之气无涉,反而越练越老练越火辣辣,怒气越高涨越虎虎有生气。

性格造成命运,脾气酝酿才气。

温火滚真正使出他剑道上的精华之际,就是他杀出火性时。

他现在就杀得风助火威,暴跳如雷。

他的剑风甚至已掩盖了天际的雷鸣。

他已听不到雷声。

他只震起他剑底的风雷。

5.灼热难耐

这时候,由于温剑神的剑吸住了、杀伤了大多数的敌人,以致梁伤心和何难过可以成功的逼近并进攻黄绿二轿。

何难过连杀二人,已攻到黄轿。

但他并没有马上进攻。

他出剑,却不刺入轿内,而是第一剑先砍下轿顶,再一剑所断前面的抬杠,又一剑断了后杠,然后剑光一晃二晃三晃,那轿子就四分五裂,往后左右分别塌下了。

只剩下轿内的人。

他没有冒险抢攻——因为偷袭到了这情境,已绝对不是突击,而在轿中的,是戚少商,对付这种大敌,这时候,已急不得,欲速则不达,反而要慢慢来。

何难过决定要步步为营,慢慢来杀这个人——他要慢慢享受杀此人之子。

何难过一向认为杀人是一种乐趣。

若论剑法之快,他当然比不上梁伤心,更不必与罗睡觉相比了。

在“七绝神剑”中,他的剑法是最慢的一个。

可是,他是七名同门中,最享受杀人的一位。

他的特色在于出剑慢,不是快。

他很有恒心、毅力。

他的师父“七绝剑神”(师父是“剑神”,徒弟只是“神剑”)中比“一剑下天下”

何剑听之所以会传他看家本须,就是因为何难过的恒心与毅力、耐性与苦心感动了他:

何难过入门十一年,只默默服侍师父,任劳任怨,完全没有要求,也不曾学过一招半式。

这做法终于感动了何剑叫,他在华山险径,授他绝门剑法。

何剑听的剑法又险又急,他选在华山授艺,也因看中华山隘道又陡又峻。

可是何难过的人还是十分阴郁,他学成的剑怯,反而是对其师的轻、急、奇、险剑法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改良。

“一剑平天下”何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