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只见七位绣娘面面相觑着,不约而同就地屈膝跪下身,一时间个个噤若寒蝉。春杏在一旁,见状愈为煞白面颜。

皇甫淑仪与董芳仪对视眼,饶有兴致的看向几位绣娘。对侧的武贤仪、常才人却有些晃神,就连杜美人、郑才人这刻俱也猛然抬首。仿佛面有异色。

尽收于目诸人面色,江采苹信手掀开搭盖在三双虎头鞋上的绢帕,正色唤彩儿道:“将这帕子,连同这三双虎头鞋,一并拿与几位绣娘再行细看下。”

彩儿赶忙端持过檀木托盘,待江采苹把巾帕搁于其上。当下未敢磨蹭,立马复又盛与绣坊的七位绣娘逐一近观。凡是凡事。但凡有心便有多可乘之机,同理,只要肯用心,即不难发现为别人所粗疏掉的细节。

阁内静极一片,江采苹浅抿口茶水,脉脉含情向李隆基:“陛下可是乏了?可要移驾寝殿稍事歇息?”

“无妨。”李隆基轩了轩长眉,隐有怒气。

江采苹莞尔笑曰:“日前嫔妾新制了种新茶,陛下今个且品尝下。月儿,去备壶唐梨子干来。”

月儿默声恭退下。李隆基的精气神儿却为之一提。拊掌倚于坐榻,开怀一笑:“朕竟全不知爱妃又研得新茶。”

“时气渐寒,往后里需是饮几味暖身的茶物才好。”江采苹展颜道,“少时。陛下大可品一品,嫔妾用了哪几味茶引?”

眼见江采苹与李隆基时下竟还有情趣品茶,武贤仪与常才人委实有够悻悻难平,吃了大半日的茶,早已索然无味,反却未少吃憋气,人比人当真足以气死人不偿命,怎叫人不妒恨。而女人的妒恨,一旦无限放大,足可使人可怖。最毒妇人心或许正是从此得来。

忒煞情多时分。绣娘中已有人上禀道:“奴愚拙,这条帕子。不似出自一人之手。”

吱声的人是个风韵犹存的绣娘,浑身上下不带半点江南水乡女子的柔弱,高挑个儿反像北方女人。此言一出,不免语惊四座。

唯独江采苹解颐,美目带笑:“何以见得?”

那绣娘凿肯道:“起针、运针、收针皆不同。帕上白梅,与三双虎头鞋实为一人所绣,至于那几行小见方的诗文,恕奴眼拙,见识短浅,一时断不出是何人所作。”

江采苹不无赞许的浅勾了勾唇际:“汝与本宫意见一致。”

那绣娘一喜,不由暗暗称叹江采苹好眼力,若无十几年的绣工,是难以一眼辨识出其中细微不同之处的。经此一事,内行人反而见笑于外行人跟前,说来惭愧至极。

彩儿听得一头雾水,把巾帕、虎头鞋奉回御前,但见江采苹架势十足道:“春杏,你可忖量清了?”

“回江梅妃,奴不敢妄言。”春杏一叠声战兢道,连声求饶,“奴,奴只道是云儿有条梅花帕子,旁的奴毫不知情。求陛下宽罪奴。”

春杏松了口,云儿不止暗舒了口气,竟捂着嘴喜极而泣,对于江采苹的感愧之情甚是溢于言表。

怒火中烧之下,李隆基大发雷霆:“大胆贱婢,竟敢无中生有!来人,拖下去,关入天牢,着,大理寺严刑拷问,务必给朕逼出实话来!”

春杏登时瘫软在地,见高力士招手示意门外的几个小给使步入阁来,作势把自己押解天牢,方回神儿:“陛下饶命!”当目光呆滞的划过武贤仪、常才人一侧时,更加挣扎着手脚苦苦哀求道,“武贤仪,救奴呀!武贤仪,快些救救奴”

事出仓惶,春杏的声声呼救尚未落地,只听“啪”地一声脆响,摆于武贤仪肘腕旁的茶盅已然坠地碎裂,四溅开来。

迎视着在座诸人投注而来的各色眼神,武贤仪一张粉脸“刷”地惨白,如芒在背又如鲠在喉,哑声下气替己开脱道:“陛下,不关嫔妾之事,嫔妾并不与春杏相熟,其、其非是嫔妾贤仪宫的婢子。”

“这可奇了怪了,何以春杏不唤常才人救命,性命攸关时刻,偏只央恳武贤仪施以援手?”皇甫淑仪挑眉诧惑出声,武贤仪撇的一干二净,只怕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照此揣测,常才人定也脱不了干系。

果不其然,常才人跟着就变了脸儿,腾地拍案站起身:“淑仪莫血口喷人!本宫岂会与小人为奸”

常才人一时心虚,正中人下怀,着了皇甫淑仪的激将而理屈词穷,自乱了阵脚,武贤仪瞋目常才人,欠身又急切道:“陛下,嫔妾有一事禀奏。前些日子,嫔妾无意间曾撞见春杏在掖庭宫与王美人来往过密,袍中诗一事,恐为王美人暗中指使春杏从中为之。陛下明鉴,嫔妾与春杏端的无甚关戈可言”

正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