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 (第1/4页)

以及其身上那屡次大胜的光辉,肯定是英明无疑了。蒋秉采不由的也被皇上豪言所感染了,和其那预言地震的威名,不自觉的开始了盲从。

这里自古就是匈奴和汉人不断争夺的地方,如今更是面临着重新的争夺,为了大明江山,一定要为皇上牧守好这一片疆土。想到这里急忙的向着皇上坚定不移的做出了保证。

看着态度是挺坚决的,朱由校也就放心了。建城不是一时半会能开始的,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平定蒙古之仗的胜负。让他先去皇庄、上林苑那边学习一段时间,把那里的经营模式学会了记牢了,等着自己的通知。朱由校可不想把这一大块地方再搞成一个散户经营。要做就做大他。连作坊加农林副牧渔一同搞起来,成为草原之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因为明天就要开拔到老虎山了,所以留他们吃了顿饭,连接风带送行都有了,把这次功劳该赏的官、钱也都赏了,然后给打发走了。

次日,朱由校带着大队人马赶往了老虎山。一路视察了道路的铺设。因为时间相对紧了点活干的有些粗糙。只能等下一步铺水泥的时候再细作了。

驿站修的不怎么样,短短的时间也不可能修的多好,只能算是有了个框架而已。这点何可纲显得有些紧张,恐怕皇上会不满意。但朱由校并没有说什么。视察了一下周围。后带着众将到刚刚设好的皇帐商量事宜。

何可纲回报的情况是。这三天,蒙古人的大队人马虽然没到,但斥候已经越过阴山南来或者从西边方向东来好几次波。因为靠着阴山不远。他们又远远的跑的很快,所以只留下了几十具尸体,没有其他的有用线索。估计他们已经闻到了什么了吧,所以不停的打发斥候来探。这样何可纲结论。

而已经在这里实地考察过的闫应元,也介绍道:“皇上,这里是阴山南麗,算是阴山的一个支脉了,东边的是蛮汉山,到了这边就是马头山了,已经算是阴山的尾部了,再往西就是芒牛山,两山之间是一条天然的大峡谷,最宽的地方有十几里,最窄的地方,却只有不到一里谷内两侧到处是悬崖峭壁、地势高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不想冒险,也可以再往西南方向修路一百里左右,即可绕过芒牛山,然后一路坦途北上归化,不过就是绕些路而已。”

何可纲又补充着说:“皇上,如今看蒙古那边如此频繁派出斥候,恐怕就是为了确定我军的行军路线,如果选择近路,冲过这个阴山大峡谷的话,估计蒙古方是会设伏的。”

接着朱由校让大家都发了言,表达一下看法,对这种常识性的东西,大家还都是有共识的,地势利用好了,可以把战力放大许多倍。而目前这种大峡谷恰恰就是可以供蒙古人利用起来,对付自己的。所以一个个都表达了绕路的愿望。

朱由校虽然军事知识不多,但对峡谷埋伏还是知道些的。孙膑杀庞涓的马陵伏击战了,诸葛亮火烧葫芦口等,这些比较经典的战例不就是依靠着地形险要、道路狭窄,两头那么一堵,然后什么弓箭、擂石,甚至是大水大火的就来了,结果搞的敌人一个全军覆灭,自己弄个大获全胜吗。这样的恶当,朱由校可是相当恐怖的,从京城出发到现在,一向是离得远远的,但是这次他在听了闫应元他们的意见之后,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于是说:

“众爱卿,俱认为应当绕行至芒牛山,躲开蒙古人在这条峡谷里的埋伏,其用心当然是不愿涉险,但朕却偏向于就按既定线路来。理由有几条,首先,蒙古人在战争中也是不断的进步,从一开始的挖沟、大盾、单人盾,到冲车,这些都是他们想方设法的适应这场战争。他们不再逞匹夫之勇充当勇士冲击阵地,甚至放弃其终生依靠的马背。大家想想,如果我们到了归化城,他们却放弃了那里,来个大搬家,只留一座空城给我们,我们将如何应对?不要怀疑他们干不出来。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步兵被包围了,扔下二万人毫无犹豫的转身,这得是多大的勇气。而情报恰恰就是这样显示的,已经有人开始从归化城搬家了,他们可不象中原的百姓那样搬个家费那劲。”

朱由校的话让大家开始思索起来,是啊,这千山万水都要经历了,费了这么大的周折,到地一看,人家搬家了,难不成还要烧掉归化城泄愤不成?

“皇上,归化城是一些蒙古人心中的圣地,里面还供奉着他们信仰的花费巨额白银铸成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这些如何能让他们舍弃呢?”满桂却提出了疑问,他是蒙古族的,虽然在大明生长,早已不把自己当成蒙古人看了,但对草原文化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