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 (第1/4页)

看着这条火舌。

而这条火舌所到之处,立刻纵向的开始分出一个个小火舌,然后就是一阵阵的火药爆炸之声,把冰给炸开了。后面的冰面因为火炮的打击已经凌乱不堪起来,一阵阵的巨响就在亲军的河上身后炸了起来。河上的冰面立刻变成了浮冰。再也不可能踩在上面过河了。

河堤上的亲军们的心一下子都提到了嗓子眼,身上被崩的到处是水或者冰。这火药的量可真多。幸亏不是明军的火药配方,否则的话,爬河堤上,也一点不安全。

“兄弟们,冲锋!”俞明勋心急如焚,大家都知道建奴大概的把戏,但这个火炮是一个大变数。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钉子给拔下来。这个任务很重,因为不象以前一样,有着阻击弩的保护,对方不仅仅有玩程的火炮,更有投石机、八牛弩之类的武器,还有几万兵丁。现在只有抓住这个大炮‘哑火’的机会,全力的冲锋过去了。

这一仗俞明勋看出了其中的艰难,靠着血肉之躯去冲击石头、木头和大炮钢铁,其中的坚险有多大,谁的心里能够不明白。但就是再难也得去做。因为炮阵不解决,不仅仅是留守的大军有危险,整个战役都可能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自己这些冲过来的人,也将完蛋。(未完待续。。)

第650章地雷之战

炮有一个填装的时间,比起火枪来还要慢的多。所以安排的时间就是建奴的火炮响过之后,立刻冲锋。

俞明勋他们跑的快,并没有等待速度慢的庄海鸣,他们有着射距的优势。对于建奴的弓箭类可以无惧,但必须冲到他们的射程之外,消灭他们,同时在那个位置上,大炮的射击也没了仰角,后排的大炮平射的话只能射到自己身前的大炮,相对也就失效了;前排的,自己的火枪可不比他们慢,只要打死了操炮手,大炮就是个废物。

所以这个速度与距离相当的重要,这个时候,明军的大炮又从海上呼啸而来,再次投到了建奴的炮阵之上,再一次炸的人扬马翻。俞明勋这一下更是挥臂高呼,激励着亲军们加速。

何可纲这边经受了一**炮的洗礼之后,有人失去了生命,面对着那大铁炮,只能求着老天保佑别落到自己的身上外,别无他法,毕竟,这次的大炮来的太忽然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若是明皇没有提前发炮,将会有更多的铁没有过多的铁球落到他们的中间。

看着那二百多名战友,就这样死去,亲军们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没有时间留给他们,去缅怀不幸被大炮‘砸’死的战友、袍泽,他们的任务是直指建奴的埋伏之地。

何可纲没有什么好办法,按照皇上的办策,本来就是一部分渡河后,强攻对岸伏兵。留守的人配合一会就到来的白杆兵、天雄军部剿杀这边的伏兵。但谁都没有想到皇台吉会安排大炮。

“皇上。建奴这炮也太多了点吧。”孙承宗不无担心的问,黄台吉藏的太深了。在郑屯之战时,他没有用这些火炮;岔路口时,被逼着撤兵,也没有动用大炮,甚至是面对着明军清理港口之时仍然没有动用,一直忍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运用出来最后的手段。

“此次胜是胜了,但肯定也是伤敌一千自损三百的结局,”朱由校发自内心的一阵挣扎。看着大清河左岸那种被大炮犁了一边之后的场景。心里不由的一紧,那些死去的亲军,都是随着自己北征河套的英雄,却被原始的火炮剥夺了生命。朱由校心里不由的自责。自已只是个战争小白。能做到的。也都做了。但对手却是一位历史名人,处心积虑的阴谋,总是接连不断而来。这种人的成功也不仅仅只是一时的运气。

“皇上不必太过心急。大炮虽然不少,但这种大炮能伤人的并不多,远非皇上的开花弹可比。更何况他们一是射的不准,二是战场之上因地势原因,铁炮无法跳跃向前,伤人始终有现。而我军的大炮虽少,但射速与威力却胜敌方百倍。相信时间不长,俞明勋他们就能带来好消息了。”这种原始的大炮对于战争来说,其实并不能多么得到孙承宗的青睐,他的主要作用在于震慑。照着他们装填发射的速度,并不想杀死几个人。但从皇上那里,他当然感到那是一种爱兵如子的情怀,更是把亲军与蛮夷比成了云泥之比。现在这一通大炮,皇上的心情明显的不好。

“无妨,汉人死在建奴手里的已经很多了,为了彻底的抹杀掉建奴,这个损失朕认了!”朱由校狠狠的说。说句心理话,就这样的心理素质,连朱由校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来大明这么长时间,这种位置还是老摆不正,脑子里仍然还是想着零伤亡这样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