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 (第1/4页)

此言一出,满座的将领士卒都脸色巨变。

大魏虽然乱成了这般模样,但天子毕竟是天子,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天子二字,说包含的东西着实太多,多得一时难以言明。

战船之上在那时忽的静默了下来。

诸人的目光亦在那时转向了周围那些渡船,在前一刻他们都未有想过,在这些渡船之中,竟然有一位大魏的天子,躲藏其中。

……

约莫两刻钟的光景过去,船终于靠了岸。

一众西凉将士被安陪着去到营地中修整,而早已在岸边等候多时的红玉也在第一时间迎了上来。

“将军。”她朝着苏长安拱手。

“红玉姐,你我之间何须多礼。”苏长安赶忙将之扶起。

红玉笑了笑,对于苏长安此言不置可否,而后她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身后,那里密密麻麻站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想来便是方才被他们拦下的那些渡江而来的难民。

苏长安上前一步,目光在那些百姓的身上一一扫过。

那些寻常百姓哪敢与苏长安对视,纷纷在那时低下了自己的脑袋。

而这时苏长安的眼前一亮,忽然看见人群之中有一道身影正在对他眨眼。

他微微一愣,脸上随即荡开了一抹笑意。

“你们既然来了江东,便是我江东的百姓,等下我会派人为你们登记,并且在江东为你们安置住处,分配田产,修筑房屋,以及按人数一人三月口粮。但这些都是借的,以后每年你们的税收都会多上三成,直到还清这些借贷的东西,若是没有疑问,你们便下去吧。”

他朗声对着这些百姓说道。

方才还一脸惧怕的难民们在听闻此言之后,纷纷脸露喜色,能逃到江东本已是难得的好事,却不想苏长安竟然为他们开出了如此丰厚的条件,这让本已做好了流离准备的百姓们顿时神情一震,看向苏长安的脸色变得感激起来。

苏长安倒也不觉有他,他又说道:“那便退下,稍后会有人来安排你们的去处。”

难民们闻言,纷纷口中高呼一声谢谢将军,而后散去,退到一旁。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比如还有那么五六人立在原地。

或许是为了隐藏身份的缘故,这五六人都浑身裹着袍子,将自己的身影隐没在那袍子之下。

但有一人,也就是方才对着苏长安挤眉弄眼之人,却摘下了袍子,这人苏长安认得,便是与他出生入死多次的穆归云。

他快步走上前,还未来得及理会样的穆归云,便直溜溜的在诸人之中个子看上去最为瘦小的那道身影前单膝跪下。

“臣苏长安,见过陛下。”

第三十二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苏长安这一跪一呼,没有一点预兆。

周围的诸人皆是一愣,不过好在的是在渡船之上,温子玉便点出了这一点。

诸人很快的便反应了过来,这些裹着灰袍之人中那最为瘦弱的身影想来便是大魏的天子,夏侯明。

当下诸人纷纷跪下,口中高呼道:“参见陛下。”

那瘦弱的身影微微颤抖,似乎犹豫了一小会,最后还是缓缓的摘下了自己头上的灰袍,露出了那张风尘仆仆却又稚嫩无比的脸。

“爱卿平身吧。”他这般说道,声线有些颤抖,只是说不清是因为害怕还是劫后余生的激动。

苏长安与诸人闻言起身,而夏侯明的身后诸人也在那时取下了自己头上的灰袍,露出了其下的容貌。

苏长安将目光一一扫过,发现这些人竟然都是熟识之人。

之前便已认出的穆归云不提,还有身负重剑的殷千殇,大魏的太尉,穆归云之父穆梁山,以及只有过一面之缘的观星台太白真人。

苏长安对着他们一一点头,目光来到最后一人的身上。

他的身子在那时一震,目光便在那时死死的停在了那人身上再也移不开了一般。

那人生得一头扎眼无比的白发,容貌更是堪比女子一般的俊美,背上以斜十字之势负着一对短枪,此刻正看着苏长安,嘴角露着揶揄的笑意。

“候……候……师叔……”苏长安这般说道,他觉得自己的嘴唇似乎有些干涩,声音也极为轻微。似乎是在害怕若是大上几分便会惊醒眼前这个美梦一般。

“长安,好久不见。”那男子却没有这些顾虑,他向前一步,伸手握拳轻轻的打在苏长安的胸膛,笑着说道。

这男子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