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楚皇坐在城楼内,楚韶过去请安道,“父皇,儿臣已安慰劝解母后,想必母后明白其中的是非缘由,不会再误解父皇!”

楚皇重重的嗯了一声,淡声道,“韶儿,辛苦了!”

“儿臣应该做的,不敢言苦!”

楚韶应了声,走下城楼,只听城墙上程觉正对着下面的北府兵喊话,

“所有将士听令,皇上在此,南宫崇大逆不道,逼宫造反已被压入死牢,等待处决,尔等速速撤离,皇上念在你们不知情的份上,从轻发落,若有不从者,一律按照叛军同党处置!”

下面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之声,赵翔骑在马上对着程觉怒骂道,“程觉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亏司马大人对你一向厚爱,多番提拔,你竟如陷害他!本将今日便以清君侧之名杀进城内,必取你狗头!”

“赵将军助纣为虐,犯下大错,为何仍旧执迷不悟?本统领心中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是当今圣上,南宫崇犯上作乱,本统领依法捉拿,何罪之有?北府军所有将士均有父母亲眷在城中,难道要同赵翔一同犯下谋逆这等诛九族的大罪?”

此言一出,城下立刻哗然,他们虽不怕死,却不能罔顾父母亲人的性命,何况还是诛九族的罪名,谁能承担的起?

大部分士兵开始动摇,很快有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旁边就是战友的尸体,头磕在血泊里,“小人被蒙蔽,请皇上恕罪,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人跪下,其他人也纷纷放弃了反抗,大片大片的士兵跟着跪下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四起,冲破夜色,远远传开。

赵翔震怒,一脚踢在一个士兵的肩膀上,怒吼道,“起来,全部都给本将起来,司马大人如何待你们,你们竟也敢背叛大人!”

“嗖!”城墙上突然飞来一箭,带着寒风呼啸而来,直直钉入赵翔的肩膀,顿时穿透他的身体,将他从马上贯飞出去,砰的一声落在地上。

鲜血霎时迸出,赵翔捂着肩膀,目赤欲裂的看着城墙上持弓而立的楚韶,吐出一口血沫,嘶声喊道,“我赵翔跟随司马大人戎马一生,不想死在你们这几个小人手中,我做鬼也不会放过、”

“砰!”

又是一箭,直中胸口。

赵翔张着嘴,剩余的话梗在喉中,再无法出声,仰面倒在地上,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赵翔一死,城下北府兵再无人坚持,全部跪地高呼万岁,十几万人齐声呐喊,震耳欲聋,整座皇城都在此刻惊醒。

楚皇走出城楼,站在城墙上,俯身望着下面死伤惨重的北府铁骑,眉目深沉,这一夜,东渊损失了两员骁勇善战的老将和将近十万的精兵,这一场几乎耗尽东渊兵力的内战终于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

东方天空已泛白,沉沉暮色下,楚皇面容似在一夜之间又苍老了十年,疲惫的身躯微微弓着,良久才沉声道,“程统领带领北府铁骑回营,暂代赵翔之位,掌管北府军。韶儿,送朕回宫!”

“是!”

程觉和济王同时应声,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然后错开,各自离去。

次日的早朝上,楚皇只露了一面,斜斜的倚在龙椅上,神情颓靡,昨夜的一场内乱似乎一夜之间便压垮了这位皇帝本就被酒色掏空的身体,再不复往日的威势。

楚皇身边第一近侍德公公在鸦雀无声的朝堂上高声念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司马南宫崇同骠骑将军赵翔谋逆造反,罪无可恕,念其素日有功于朝政,免其死罪,发配琼州,永不的回京!”

“太子楚云舟,穷兵黩武,无心朝政,不遵朕训,陷国于危难,致民怨载道,不足以担当太子之位,贬为郡王,封地丞水,择日离京,无诏不得回。”

“济王楚韶,勤心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上轸恤臣工,下恩惠百姓,特立为皇太子,授以册宝,正位东宫,择日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朕身患痼疾已久,日感力不从心,念社稷不可一日懈怠,特命皇太子分理朝政,抚军监国。

钦此!”

一道道诏书传下,殿内百官无不惊心,惶惶下拜道,“皇上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

“今日早朝到此,退朝!”

楚皇在德公公的搀扶下,缓缓步下金阶,背影萧索,似十分疲惫,渐渐消失重重殿门廊阁中间。

“臣等恭送圣安!”

百官齐齐伏身跪拜,待那道明黄色的身影不见,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