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

劫匪没堤防,一不小心说出了真话:“大平寨的啊!”

徐鸿达:……

劫匪欲哭无泪:……不是还没到审案子的时候吗?大人你怎么不按套路来呢?

第92章 心怀鬼胎

叫了几个差役将两个匪徒抬到牢里; 单独将二人关在一处,又专门叫了个叫王保的差役让他熬药给这两人,并嘱咐他盯好了,万不能让这两个人死了,否则拿他是问。王保连连应声,接了大夫抓来的药; 找了个药锅就熬了起来。

徐鸿达转身坐上马车去拜访知府大人; 此时知府孟慎矜正在后宅与夫人说话。孟夫人头上戴着兜帽,半靠在迎枕上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孟知府有些不快; 脸色微沉道:“生病不是托辞嘛,怎么还真病了?”

孟夫人有些恼怒:“还不是你咒的; 找什么借口不好非让我说身上不爽利; 这不应验了不是?”

“行了,行了。”孟知府摆了摆手:“不过是偶感风寒; 吃上药睡上一觉发发汗就好了。”

孟夫人咳嗽了两声,见孟慎矜起身要走,连忙起身拽住他衣角:“你先别走; 我还有话和你说。”

“还有什么事; 你说?”孟慎矜有些不耐烦; 但想着家里外头的应酬还得靠孟夫人; 又忍耐地坐下了。

孟夫人让丫鬟续了茶; 亲自端过去问道:“这盐业就交给徐鸿达了?这些年刘同知和梁同知可没少孝敬咱们银子。”孟慎矜皱起了眉头:“徐鸿达是皇上亲自任命的; 你有几个脑袋敢抗旨不遵?”

孟夫人缩了缩脖子不敢吭声; 孟慎矜道:“晾他几日让他知道这地谁说的算就罢了; 这徐鸿达也是有后台的。”

孟夫人脸上闪过一丝不屑:“老爷不是说他是个穷出身,也不知怎么攀上了沈家,将女儿嫁到了沈家。依我说老爷也不用因此顾忌他,他虽说和沈太傅是亲家,但他好意思把任上受难为的事和沈太傅说?还要不要脸面了?”

孟慎矜叹了口气:“我有些担心的是他的二女儿。”

孟夫人冷哼一声:“他二女儿还嫁了什么有门道的人不成?”

孟慎矜说:“今天上午收到蜀王的来信,信中有说这徐鸿达的二女儿嫁给了镇国公府的三少爷。”

孟夫人也随夫在京城任过职,自然也知道镇国公府,她嗤笑了一声,道:“镇国公府也就是爵位高些,论权柄还不如沈太傅呢。”

接连被打断话,孟慎矜有些恼怒,他横了一眼孟夫人,说:“你知道什么,这徐家二姑娘是皇上亲封的郡主,赐了懿德的封号,据说还有封地。蜀王当了这么些年的亲王,嫡女都没捞着一个郡主当。”

孟夫人顿时目瞪口呆,孟知府接着说:“镇国公府的三公子朱子裕如今就在成都军中任职,而新上任的提督又是朱子裕的亲舅舅。沈太傅远在京城,我自然不怕他,可这杨提督可与咱近在咫尺,我们不得不小心谨慎些。唉,徐鸿达这回是来者不善啊!”

孟夫人不禁有些惊慌,她有些后悔地说:“早知道当初徐夫人下帖子时就该不该驳回去。”埋怨地看了孟知府一眼,又道:“你也是,早让你把这徐鸿达的来历打听清楚,怎么偏偏漏了这么紧要的事。”

孟慎矜没搭理孟夫人,他在想另外一件事:为何蜀王将这等重要信息一直拖到他晾了徐鸿达后才让人送信,是他不相信自己?还是另有谋算?

孟慎矜思前想后,总觉得蜀王要拿自己当出头鸟,正琢磨着如何应对,这时下人来报:“大人,徐同知来了。”

“带他去前厅候着。”孟慎矜吩咐道,接着匆匆忙忙起身往前院来。孟慎矜到了前厅,正字喝茶的徐鸿达连忙放下茶盏连忙起身行礼,孟慎矜见他衣服上带着褶皱,头发也不复光滑整齐,不禁皱起了眉头:“徐大人这是怎么了?”

徐鸿达道:“今日下官本想去自流井,却不料半路遇到了两个拿着窄刀的刺客。”

“刺客?”孟慎矜不禁有些心惊:“光天化日的怎么会有刺客?难不成你得罪了什么人不成?”

徐鸿达苦笑道:“下官来了以后一直在查李巡抚落马的案子,都没和旁人接触,哪里来的得罪?”

孟慎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没见到受伤的迹象,不禁舒了口气。去年在川南府地界摔死了一个巡抚,孟慎矜吓得胆战心惊,就怕皇上大怒之下要了自己的脑袋。

好在有惊无险,皇上只斥责了他一番,并没有深究,孟慎矜算是逃过一劫。可若是徐鸿达再在川南出事,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