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后院里,初夏盯着婆子将屋里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被褥床幔珍珠和玛瑙都带的现成的,打开箱子趁着白天日头好,晒足两个时辰再铺上,将香囊挂在床账上,又在被中放了自制的香饼,直到软和的被褥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才将香饼拿了出来。将日常用的箱笼放在卧房里,其他的都抬到了厢房,等过几日找好了房子直接抬走就成。

出来传话的小厮来到同知衙门,找了个书吏请他帮忙通传。等了两刻钟,书吏出来略带歉意地说道:“徐大人在审案子,我也没法替你传话。若是不急,你就坐在这等等;要是还有旁的事,你只管忙去,等徐大人出来我替你捎话。”

小厮还要去找沈雪峰,因此从荷包里掏出来一角银子递给他,央求道:“待我们家老爷出来,帮我传句话,就说:二姑娘和二姑爷来了。”小吏拿了银子满脸笑容,拍着胸脯做了保证,小厮便急匆匆地走了。

徐鸿达此时正坐在堂上,下面的犯人一个腿绷着夹板另一个腿跪着,正是前几日断了腿的劫匪。徐鸿达敲了下惊堂木:“下跪者何人?”

络腮胡的劫匪原本还想嘴硬挺着脖子不说,徐鸿达冷笑一声,拿起一根红头签,刚准备扔下去,那劫匪立马缩了脖子,当机立断地说道:“小人名叫王二虎,原本荣县的农户,去年时候因为赌钱欠了赌坊很多银子,赌坊的人抓了我要送我去当苦工,小的凭借一身蛮力,挣脱出来,因无处可去便投奔了太平寨落草为寇。”

太平寨原是前朝适逢战乱,当地的富人为了安顿一家老小凑了银子修建的一座寨子。战乱结束后,富商们各自回家,这太平寨便成了无处可归之人的暂住之地。又过了几十年,不知从哪里来了几个贼寇,占领了太平寨,彼时大光朝刚刚建朝,无人管束这些贼寇,太平寨又收留了许多流民,便逐渐壮大起来。

太平寨占地也就十亩地,地方虽小,却有上千贼寇。因他们明面上并不以烧杀抢掠为生,反而在寨子外头耕种了土地,当地的衙门便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又眼,只要不做恶事被抓住,就随他们去。

徐鸿达这几日也打听了太平寨的消息,因此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太平寨是这川南最安分守己的寨子,你说是从太平寨出来的,本官怎么不信呢。”

看着徐鸿达手里握着的红头签,王二虎都快哭了:“小人不敢说谎,小人虽只到太平寨一年多,但也知道寨子里不少事。好叫大人知道,我们寨子里私下里替盐商做了不少肮脏活,也因此得到这些盐商的庇佑,日常银钱不少不说,平日里许多官员因盐商也给我们寨子几分薄面。”

徐鸿达握着红头签的手一顿,看着王二虎的眼神也不由地锐利起来:“都有什么活计?”

王二虎苦着脸道:“小人不过是最底层的小人物,平时就在寨子外头种地来着,哪里知道那些机密的事。这回刺杀大人的买卖还是因上头的一个头目说,俺们打来了除了种地一点力都没出,白养着浪费酒肉,也叫我们出来操练操练。原本想着大人是文弱的读书人,平日里又没有家丁服侍,我和杨大壮力气足又会个三招两式的,定能手到擒来。谁知……”

看着身材瘦弱的徐鸿达,王二虎摸着自己的断腿忍不住泪流满面,什么都不想说了,心塞!

“你身上有太平寨的信物吗?”徐鸿达问道。

“有!有!有!”王二虎从腰上拽下来一块木牌,衙役接过木牌送到徐鸿达手里。只见木牌正面是太平寨三个大字。后面则刻着一千零二十三号,估摸是王二虎的排次。

徐鸿达冷笑一声,自嘲道:“你们太平寨也太不将本官看在眼里,居然让两个小卒来刺杀本官。”

王二虎心酸地直点头:“大人说的对,以大人的身手那必须得派一百名以内的出手才有胜算呀。”

徐鸿达将木牌放下,手指轻叩桌面,在王二虎逐渐放松下来后突然问道:“巡抚李光照落马之事与太平寨有无关联?”

王二虎茫然地看着他:“巡抚?不知道啊?这事你得问我们大当家的!”

徐鸿达冷笑一声:“正好,本官就去趟太平寨会会你们大当家!来人,将王二虎关回大牢。”

两名衙役将王二虎架了起来,王二虎见徐鸿达起身要走,连忙挣扎着说道:“大人,前几天抓的药都吃没了,你去寨里的时候帮我问李二海头目要几两银子买药呗。”

徐鸿达脚步一顿,忍不住嗤笑一声:“我觉得他们会直接送你一碗毒/药。”

见王二虎被拖了出去,刑房的典吏递过来掌事笔录,徐鸿达阅览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