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果然是为了挑拨离间么?心中怒火积聚,秦景阳强自按捺下爆发的冲动,语气有些生硬地回答道:“民女此番回乡祭祖,与襄王也曾一路同行,看他似乎并不似太后所说的那般恶劣。”

太后冷笑:“不似那般恶劣?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最擅长的,便是骗你这种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了!你道他为何二十好几了还不娶妻?他在外面风流着呢!京城数得上的花街柳巷,他在那儿的相好可是多得数不清!还有那清白人家的女儿,也有几个被他骗过身子,没名没分的,又不敢和他这呼风唤雨的摄政王对质,只得将苦楚往肚子里咽!”说着还假模假样地拭了拭眼睛,“这些事儿,哀家起初也是不信的,派人去查,结果差点没把哀家气死。他哥哥是一代明君,也不知怎么竟是有了这么个混世魔王一样的弟弟!”

指甲深深刺入掌心之中,疼痛却无法再引起秦景阳的半分注意。太后还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木然地听着,只觉得心中一片冰冷。

他曾无数次以为,自己已经充分领受到了太后所能达到的恶毒的极限,然而每一次母子俩的新一次相见,对方却总会向他展示出更加残忍的一面。若不是他与楚清音的情况特殊,换了其他的女人听到这些话,只怕定是要怀疑自己了的。也对,虎毒尚不食子,谁又能想得到,贵为太后的宁氏竟然会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编排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朝野中确实一直在传太后与襄王不和。可亲母子又怎么能仇恨到那种程度呢,都是无聊的人在夸大其词,以讹传讹罢了。每一次从各种渠道听见这些言论,秦景阳能做出的唯一反应只有冷笑。

都看看吧。他在心中怒吼,这就是本王的亲生母亲!

见下面坐着的女子低头不语,面色苍白,宁氏的面上不禁闪过一丝得色。果然,没有那个女人听得了心上人眠花宿柳、风流薄幸的事情,更何况这些话是从对方的亲娘口中说出来的。说什么山盟海誓情比金坚,这不,一下子就动摇了不是?

她当然没打算就这么放过这小贱人。但是在杀死这楚清音之前,她也不打算让对方好过!眼中浮起一丝狠毒的快意,宁氏向王氏悄悄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皇后会意,也做出一副惋惜的神情,看着秦景阳道:“母后说得可不是。哎,虽说作为皇嫂,本宫也不该说这些事情,但本宫也确实听到了不少有关襄王的传闻。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女人也就罢了,南梁公主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吧?虽说现在压下去了,但人家长公主都留下遗书,说自己是不堪襄王污辱,这才愤而自尽的。人都要死了,又怎么可能说谎呢?”

“恕民女冒犯,皇后此言差矣。”她满心以为自己这一番话必然奏效,却不曾想话音刚落,对面的女子突然抬起头来,毫不畏惧地对上她的双眼,目光尖锐。“那南梁是与我北周齐名的大国,倘若公主当真是受襄王污辱而死,他们又怎么可能善罢甘休,乖乖回去?当日使臣团离开时,民女恰巧送别家姐荥阳王妃,在轿中可是亲眼见到那虞三公子与襄王客气话别。倘若中间隔着这国耻之仇,两人又怎能如此姿态平和?”

“你……”皇后语塞,正要发火,却又想起来自己是要让这楚二姑娘对襄王产生动摇的,只得强自忍下。于是便装作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道:“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罢了。男人们一个个不都是这样?口蜜腹剑,就算心里恨不得把对方大卸八块,嘴上都还要一团和气的。也就是你这种没有心机的孩子,才会被他们轻易骗了。”

说着又道,“罢了,就算这个你不信,那还有另外一件事。你知道漠北三将门之中的沐家吧?沐家的长女沐青蘅在六年前暴毙,对外人,只说是因为父亲战死而伤心过度,这才害了急病而亡。可本宫却听人说过,她其实也是被襄王……”

“住口!”听见她提及沐家,秦景阳不禁怒极,起身厉喝。“那沐青蘅是万中无一的巾帼豪杰,红颜早逝已是令人扼腕,岂容他人再亵渎身后名!沐家满门忠烈,世代为我北周戍守边疆,披肝沥胆鞠躬尽瘁,马革裹尸还,百死亦不悔。若没有他沐家,皇后你哪里还有机会坐在这永宁宫中,无关痛痒似的嚼别人的舌根!”

“你……你!”皇后气得瞠目结舌,指着秦景阳的手抖了半天,硬是没说成一句话来。旁边的太后见状不妙,出声喝止道:“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又是你未来的婆婆,楚清音,你怎么敢对她如此说话?真是不忠不孝,还不跪下赔礼!”

“说起不忠不孝,我倒要问太后您一句。”秦景阳冷冷一眼瞥向她,“您所出身的宁氏和沐氏同为漠北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