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 (第1/4页)

“是。”何永元有些忍俊不禁,掂量一下手中的马克,估计要好几斤才能买下一片面包。

司徒南接着又去了酒店,见到正在德国访问的南华代表团。

南华总理司徒美登为首的代表团从从巴黎过来,庞大的上百人的代表团包含南华的各个部门,还有南华的工商业人士,欧洲列强的风采让他们吃惊不小。

哪怕刚刚经历战争不久,欧洲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强大的工业生产也让这些南华来人感到彼此间的差距。

“老叔,感觉如何啊?”司徒南坐在司徒美登面前,一脸随意。

没等司徒美登开口,旁边的副总理黄三德就感叹道:“大开眼界啊。我们几个老家伙还好,年轻时也在全世界跑,有点见识,但手下的那些人很多没见过世面,不让他们见识一番,今后的工作没那么容易落实啊。”

“这倒也是。”司徒南点点头。

南华要建成一套高效率的行政体系,手下的官员素质是关键。如果不在开始的时候,让他们有清晰的目标,知道政权是如何运作的,恐怕几年后又要走上晚清衙门的那条老路了。

除了学习外国的建立商业社会的体制,经贸合作,招商引资也是另一重大任务。

“我有些明白你砸锅卖铁都要修铁路,建铁厂了,别说英法,就是眼下遭罪的德国,那密密麻麻的铁路,规模旁大的铁厂就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真是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了。

南华的地理环境跟英国人相似,都是岛国,除了铁路铁厂,造船也迫在眉睫。我看了英国的造船厂出来,就感觉矮人一头了,别人给我们白眼是有道理的。”司徒美登感慨道。

“认识到差距是好事!只要我们努力,说不准将来别人也会羡慕我们的。欧洲人能有今日成就也是一点一点辛苦建立起来的。南华正在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司徒南平静道。

南华的代表团这次出访还算成功的,在欧洲人看来,南华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国,有打败荷兰人的名声在,英法等国也把南华当成正常国家对待。

对于南华要派出学生官员到欧洲学习考察,他们也欢迎。南华是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去欧洲的,意识到南华的资源丰富的英法等国工商业界也有计划去南华投资。

当然税收等相关政策不会像他们殖民地一样向他们倾斜,让他们胡作非为。

“对了,法国人对我们的铁路计划很感兴趣,想贷款给我们,你看?”司徒美登突然道。

“可以啊。按照一般商业合同处理,只要不涉及其他,答应他们。”司徒南道。

法国人出了名爱放高利贷,他们有意要分担南华的铁路建设资金,司徒南没有不欢迎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司徒美登笑道。具体的事项还得要美华公司和法国人慢慢谈,细节的事情不用他关心。

“不过,法国人野心也不小啊,他们也开始打我们的石油资源了。要求开放法国的石油公司进入南华。”司徒美登又道。

“是道达尔石油吧?”司徒南问道,心想这法国人手也够长的了。

“没错!”司徒美登点点头。

道达尔石油是法国的大型石油公司,垄断法国市场,政府是最大股东,性质跟英国bp石油公司差不多。

以前印尼群岛是荷兰人的地盘,英国和荷兰的石油公司垄断当地的石油勘探、开采,不让法国人进来。

现在南华出现了,还和美国石油公司眉来眼去,英荷的壳牌石油公司也恢复在南华的业务,法国人心里就开始惦记了,也想插上一腿。

南华代表团到欧洲招商引资,这不正好岁了法国人的愿吗?

不过此事重大,司徒美登没敢一口答应,他看着司徒南的严肃的表情,道:“要不就回了法国人吧!让他们参与铁路就够了。”

南华标榜开放市场,自然要做足样子,向法国人开放石油市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法国人想在偏僻的山林沼泽里进行石油勘探,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像英国人明明知道中东沙漠地下有丰富石油,能不能勘探出来却是个大问题。

昂贵的勘探费用并不是随便一家公司都可以负担得起的,石油公司在动工前,至少要地质学家经过反复的考证后才敢动工。

再说南华的油气资源过半被西方石油和美华石油控制,此外还有其他美孚、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法国人想挤进来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乖乖按照南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