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 (第1/4页)

“先生,这可是数百万辆的市场啊?价值几十亿美元,单是福特公司能消化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哈默劝道。

“我知道。现在苏联政府只是想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而已,一旦他们他们消化了外国援助的技术,谁敢保证那庞大的市场能为我所有呢?”

司徒南点点头,又摇头,一脸坚决地看着哈默。

其实他心里想说:伟大的列宁导师说话都不算数,接下来的托洛斯基或者斯大林更是*裸的鹰派,就更不可信了。

哈默有些颓气,不久前他成功说服了福特,但在司徒南这里却遭到挫败。

“我听说哈默先生,在苏联赚到的利润还得经过批准才能汇回来,我不得不好奇,几年后福特兴冲冲地跑去苏联,把资金转移的时候,那些布尔什维克会指着福特的鼻子,不客气道:“嘿!美国佬!工厂已经被我们征用了,快滚回去吧!”

说完还做了个示范,那惟妙惟肖的样子让哈默心里一乐,但脸上还要忍着,反驳道:“不要把人想得那么坏好不好?先生,这都是你的猜测,没有事实根据。”

“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我不大相信苏联人。我愿意跟他们做生意,跟他们交换,如果要把工厂放在他们那里,我没法说服自己,这太冒险了!”

司徒南明确道。

话说到这份上,哈默也只好接受司徒南的解释,司徒南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他自己不也是越来越感觉在苏联做生意难做了吗?随着生意发展,受到的制约越来越大了。

除了福特公司,其他的美国公司都不愿意在苏联投资设厂。不过说服了福特公司也是个了不起的突破!

哈默安慰自己。

他这么积极,自然也能从苏联那里得到不少好处,这是必须的。

“先生,或许你是对的。我尊重你的决定。”哈默果断道,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失望,话锋一转,“虽然如此,我还是愿意从克莱斯勒公司采购10000辆拖拉机,外加一条拖拉机生产线。”

司徒南有些惊讶地看着哈默,心想:这家伙真是个称职的代理人啊!

事实上,从一开始,从哈默提出的那数百万辆拖拉机市场司徒南就没打算要跑到苏联去自讨没趣。

苏联根本没有市场,所有商品都是用行政命令决定的,也就是说克里姆林宫公司可以决定资本家的利润,想让你赚多少就让你赚多少,他们才是真正的资本家,而福特汽车公司才是打工仔,赚点辛苦费。

用拖拉机换回苏联的物资倒也不是亏本生意,只是是否要转让拖拉机生产线,司徒南有些犹豫。他内心深处是不想便宜苏联人的,但现实还是答应这笔交易。

司徒南不想答应那么快,沉吟了一番,道:“原则上我同意,有些细节我需要和克莱斯勒公司商量再给你答复。”

哈默理解地点点头,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因为粮食生意谈成了,拖拉机生意也有成功的把握,这样一来,哈默先生不仅为自己谋取了一笔不菲的佣金,而且还能巩固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关系。

司徒南对哈默在苏联投资铅笔厂的故事很感兴趣,追问了一下,哈默也据实回答了。司徒南知道要建铅笔厂,技术还得去德国或者英国这两个发明铅笔的国家找。

“谢谢你的酒!威廉先生,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哈默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东方文华酒店,不多时就准备美元或者从苏联运过来的皮毛,矿产,支付从加州食品公司购买的50万吨粮食,有力地印证了列宁同志说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哈默走后,司徒南谈起自己打算在南华投资铅笔厂,何仙姑有些惊讶:“少爷,你要投资铅笔厂?”

在她看来,铅笔多简单啊,小小的铅笔需要司徒南郑重其事么?

“为什么不呢?南华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墨粘土也不缺,只是缺少技术而已。千万不要小看铅笔,在工业部分,学校教育用处可大呢?做好了照样是门大生意!”

司徒南解释道,他希望无论是南华还是中国的孩子都能用上便宜优质的铅笔。自己在南华教育投资了那么多钱,自然也会带动铅笔,橡皮等相关产业。

虽然对司徒南而言赚不了太多钱,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事我不参与,交给你来做怎么样?”司徒南笑着对着何仙姑道。

“我?”何仙姑有些意外,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司徒南,在司徒南的鼓励下,自信地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