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 (第1/4页)

司徒南特意穿着一身军服,手持望远镜,李宗仁、邓铿、司徒勇、白崇禧等人也站在山岗上观看,这些将军不像司徒南心情悠闲,举着望远镜,神情严肃得多。

前世今生,司徒南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装甲兵团冲锋,比起后世电影里面看到的铁甲洪流,眼前装甲演习只是小儿科,不过身临其境的感受要比好莱坞大片来得更深刻。

“这种科目在南华也有,装甲兵指挥官素质不错,没有硬碰第一旅的阵地,而是选择迂回。”

司徒勇点点头,评价道,这位在南华立下赫赫战功的年轻将军加入粤军,即将在国内战场上大展身手。他眼中精光闪烁,暗暗打算把这支装甲兵划到麾下。

“第一师的表现也很顽强,他们的防御工事建得很好,他们布置了大量的重火力,有炮兵配合,对付那些坦克应该不成问题。”

邓铿反驳道。

第一师是他一手训练的,对这支一手打造出来的嫡系,他信心满满。

不过他不得不承认,在平地看见装甲兵团冲锋,那股气势的确让人震撼。

“可惜他们的大炮碰上飞机,火力被压制,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战争一旦落入被动就麻烦了。”

白崇禧的话引起司徒南的注意,回头笑道:“白将军对飞机有深刻的认识啊!”

“这没什么,我从南华回来的,参加过独立战争,如果没有压倒性的空军,我们不会轻易取胜的。”

白崇禧淡淡笑道,看着司徒南自信睿智的眼神,对于大量向南华提供飞机的大人物,他心里充满敬意。

在空军建设方面,南华走在世界前列,同样地,这种良好的影响力也蔓延到广州,广州方面,拥有的空军实力比吴佩孚、张作霖等势力加起来还多得多。

北伐军对上国内军队,应该是牛刀杀*!统一全国应该有望吧?

白崇禧心里想道,默默地推演北伐作战计划,心思一下子飘到波澜壮阔的北伐战争去了。

“哦?是他啊!”

司徒南小小惊讶道,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装甲兵之父居然出现在广州,心想道:有趣的蝴蝶效应!德国佬现在混得够惨的。

在中国拼起一支庞大的装甲兵是不现实的,不过眼前的简陋版装甲兵用来对付国内的军阀应该效果不错吧?

司徒南充满信心,扩大地盘后,就可以把美国的工厂搬到国内,埋头十年八年建设,通过威廉财团和美华财团大规模投资钢铁工业,相信能带动中国工业快速发展,机枪大炮都会源源不绝地出现在未来的战场上!

一定要扭转那段苦逼的历史!

司徒南竖起望远镜,若无其事,继续观看演习,只有他才知道眼前的良好局面是多么来之不易!

不多时,战场上已经分出胜负,坦克、装甲车组成的装甲兵团在空军配合下,轻易地冲破铁丝网战壕构建的阵地,成功迂回到敌方身后,粤军第一旅极力抵抗,显示出顽强作风,但终究落在下风。

“我早已告诉他们应该进攻再进攻,该死的,刚才那些笨蛋怎么停下来。”

那位古德里安似乎对装甲兵的表现有些不满,脸上却掩饰不住的兴奋,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这位德国佬没想到,在落后的中国,居然有计划让他实践自己的装甲兵理论。

这场战斗只是小规模的,对抗双方都不是严谨的德国陆军,麾下装甲兵犯了不少错误,不过成功地验证了装甲力量的威力!

该死的,如果当初德国有这样的装甲师两个,不,哪怕一个,德军就把巴黎打下来了吧?

古德里安从一辆坦克上跳下来,脸上沾着一丝油污,汗水混杂着汽油的味道,黏糊糊的,广州的秋天可没什么凉意,不过这位古板的军人衣服整齐,一身将服扣得严实,显示严谨的作风。

“你就是古德里安?”

回到指挥部,司徒南看着这位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亢奋的德国佬,点点头,赞道,“唔,果然是非常优秀的德*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德意志复兴的希望!”

“谢谢!”

古德里安心里有些感动,虽然不清楚司徒南的身份,这位英俊的青年身上的军服没有任何军衔,但能出现在一群核心将领中,那股理所当然的气势,说明此人地位肯定很高。

一战后,克虏伯等德国工业巨头受到重创,不得不把视线转移到南美以及新兴的南华、两广市场。

双方一拍即合,诸多中德合作项目进行顺利,眼下的装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