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部分 (第1/4页)

“你说是就是吧!

林一民、司徒南和陈主席的关系不错,禁烟禁赌一向都是陈主席的主张。”

宋子文见宋m龄得意的样子,没好气道。心里也不怎么生气,毕竟他不是权欲很重的人,对司徒南也没什么不满,眼下国家正集中力气搞工业建设,宋子文、林一民等人都是实干的人,没把精力放在政治斗争上,宋子文自然不会把宋m龄一句笑话放在心上。

宋子文见一旁的宋q龄有些不解,却不好发问打听,便解释道:“林一民在致公党内影响力和重要性不下于我,他在财经方面的本领比我大,也是美华银行、美华公司的话事人之一,在两广政界、在南华影响力很广,这些年我取得的成就就离不开他的支持。

我们配合得很好,我们是一体的。只是他为人低调,很多时候人们常关注我,而忽略了他的作用。”

“陈炯明是致公党元老,背后有大批粤籍同乡支持,和他搞好关系是必要的。”宋q龄淡淡说了一句。

宋子文点了点头,说起来他们宋家也是从海南岛出来的广东人,不过宋家二代生于上海,从小留美,英语比粤语说得好,脱离陈炯明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土派,自成一派。

“那家伙还不是学某人的,其实一肚子坏水。”

宋m龄评价林一民道。她一直想增加在财经界的影响力,却遭到林一民的阻挠而插手不进去。

她在美华银行、美华公司的影响力也一直比不上林一民,她渴望获得美华财团的支持。)

353话不投机

宋子文也不支持宋m龄“捞过界”,这会破坏宋家和林一民之间的默契,美华财团也不会让宋家一家独大的,毕竟如今的宋家完全可以用权势滔天来形容,再进一步的话,估计别人以后都看宋家的脸色自己没得玩了。

高处不胜寒,稍不留神就摔得粉身碎骨。

宋子文一直保持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远没到一言九鼎的地步,谁知道司徒南那家伙暗地里交纳了多少军中将领呢?

在致公党主政两广时候,军队就被美华公司“收买”了,作为军队不干政的交换,美华财团大发其财的时候,也有军方的一份。

正是由于这些利益集团的支持,他资历浅薄的宋子文才能当上了总理。

这背后的纠葛,连宋m龄也是后来才慢慢知道的,谈及美华财团的背景时,宋子文和宋m龄只能浅尝辄止,不好对宋q龄说太多。

宋q龄也从宋子文和宋m龄的片言只语中知道,统一南方的是不是宋子文和致公党,而美华公司、美华银行等大公司组成的美华财团!

致公党代表的是大资本家的政党,宋家是这个组织的一份子,也是明面上的代表人物。

她又推测到背后的关键人物——司徒南,对于那个家伙的认识,她知道的越多就越觉得是个迷。

尽管宋子文和宋m龄都没有明说,但宋m龄时不时口中说出的“那个家伙”指的就是司徒南。

真是阴魂不散!

资本家是讨厌工人阶级和苏联的,但愿美美和子文不被那家伙蛊惑,不然我的事情就难办了!

宋q龄心里暗暗想。

果然。当她提出中苏建交建议时。宋子文和宋m龄的态度一下子冷了下来。

“苏联是有诚意的。他们愿意和我们平等交往,不像列强处处压迫我们。”

宋q龄道,如果从宋子文和宋m龄处得到积极回应,她就回复苏联方面,让他们派出高规格的使团访华。

如今中国事实上有两个政府,一个北洋政府,一个武汉政府,苏联人已经尝试和北洋政府谈判。可惜北洋政府怕得罪列强,不敢和苏联建交。

苏联人自然就把目光放在了武汉政府,武汉政府更有分量,被认为最有实力统一中国,如果从武汉政府取得突破,苏联人就打破列强的封锁,在东方打开一片天地。

因此他们的愿望会更迫切些,提出来的条件也不算苛刻。只是——连北洋政府都不敢做的事,宋子文就更不想做了。

能从苏联获得什么?

他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说和列强平等交往,那么武汉致公党收回南方除上海以外的租界。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关税,还把税警团开进了上海。也算是奋发有为,谈不上被列强欺负吧?

连列强都不怎么能欺负我了,你苏联人还敢欺负我?还以为自己是沙俄么?

想到这,宋子文心中暗暗不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