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父皇,你要嫁我皇姐,我便嫁你爱女,好歹如今和藩已平,我也不算太对不起你。

也就是今上这样的一个念头,才有了后来平旎公主远嫁和亲的事情。

就是这样,那时的今上依旧没有消气,他又下了一道旨意,大意为兆献皇后仁慈,但一生无子,为了使她在日后有后代真心祭拜,特将如今宫中全部共七位皇子均记入兆献皇后名下。

若此事是在兆献皇后活着的时候,想必她一定欣喜若狂,可如今兆献皇后已逝,这些被记入嫡谱的皇子的身份,也只能便宜了他们的母妃。

虽说得到好处的皇子共有七人,因此在这一群人之中无人突出,但区别于之后可能会有的皇子们,便是天壤之别。比如八皇子和九皇子。

而如今明争暗斗得正厉害的,则是记上嫡谱的四皇子司珏和五皇子司琅两人。

不过好在,这些和司瑁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三十一章 正时大婚

其时,九月十五,大吉,宜嫁娶。

一大早,林瑾宁便由锦绣几人从床上扶起来。因昨日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故而此时林瑾宁便有些迷迷顿顿,不很清醒。

直到她洗漱完毕,再被驾到坐到梳妆台前坐定,由杨氏为她梳妆之时,方才彻底醒了。

早在半个月前,杨氏就与林瑾宁商量了要由自己来做这个“全福太太”。

全福太太,顾名思义,是指丈夫有一定身份地位、儿女双全、父母公婆俱在的已婚女人。且这位能给新娘子梳头的全福太太,其家世要比新娘子家稍高或等同,以起到“继福”的目的。

而这样一个条件,放在民间还好,若在贵族之家,便稍显苛刻了些。

故而,其条件便相继放宽,若公婆父母不在也无妨,只消儿女双全、夫妻恩爱且家世不低即可。

而这其中,又以新娘子的亲生母亲、姐姐是为最好人选,据说是能有“子与我同”或“妹与我同”的效果。

杨氏原本出身贵族,出嫁后夫妻恩爱,且府中子女均是嫡出,与娘家父兄关系也极好。故而早在数年前杨氏就开始为别家小姐做全福太太了,只这回是为自己女儿梳头,却是头一回。

“娘亲,别哭。”眼看就要出门子了,从镜中看见杨氏微红的眼眶,林瑾宁不知怎么,也哽咽了一下。

“我儿别担心,娘亲不难过,我儿长大了,要出嫁了,这是好事。”杨氏语气极为平静的说出了这番话。

可就是太平静了,才叫林瑾宁愈发难过……娘亲这是不想叫她难过,才故作无事,只将难受憋在心里的。

林瑾宁原还想说些什么,杨氏却先一步抓起她的头发梳起来,还边念到:“一梳为人女,父母双全;二梳为人媳,公婆俱在;三梳为人妇,夫妻恩爱;四梳为人母,儿女双全。愿福长久,子与我同。”

等杨氏给林瑾宁梳好发髻戴上珠冠,林瑾宁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娘亲,我舍不得……”

“哭嫁好,越哭越有福气……”杨氏颤抖着声音说完这句话,也终于忍不住与林瑾宁抱着哭成了一团。

这是哭嫁,旁边一直伺候的丫鬟、女官们也不好劝,只能压着时间上前提醒,省得不能误了吉时。

林瑾宁便赶紧止了泪,亲从锦绣手中取过巾子,为杨氏擦净了脸,再给自己也擦一擦,这才让杨氏为她上妆。

巳时一刻,林瑾宁盖着盖头由父亲林记安亲自从闺房背上花轿。

一路上,林瑾宁连声音都不敢出,生怕一出口就是哭音,倒惹得父亲也伤心,故而只能自个儿一直忍一直忍,直等快到花轿前,林瑾宁才实在忍不住,声音如气一般,喊了一声“爹爹”。

林记安脚下稍稍一顿,又恍若无事一般继续背着林瑾宁往花轿而去,直至将她放到花轿里的椅子上,林记安起身之时,方才轻声回了一句:“你要好好的。”

听到这话,林瑾宁实在忍不住难过,只能赶紧闭上了眼睛……她怕眼泪染花了妆容,消了喜气,也怕一哭就停不下来。

不多时,杨氏便从外头递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进来……这是她日夜不停捧了十日的苹果。往年做全福太太之时,她至多将这“福果”在白日闲暇时捧上个三两日,也尽够了。可这回,因出嫁的是她自己的女儿,故而杨氏只恨不得使那福果上的福气越多越好。

花轿被轿夫抬起,前有十六排锣鼓破煞,后有一百八十抬嫁妆压福,林瑾宁这一行队伍,花了约摸两个时辰绕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