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的流言就这么从宫里飞了出去,来宫里走动的人也就多了起来,皆是些官家权贵们的妇人'妻子,萧条凉寒的冬末初春里,随时都能听见莺莺燕燕的女声,素日安静冷清的咸阳宫,也就多出些生气来。

惯常的路总会遇到些不同的人,而且都是女人,十二三岁、十三四岁隔天换一样,兴平随赵政走在青石小径上,远远看见前面高阳亭里站了三两个人,实在忍不住就朝天翻了个大白眼,这动作他还是跟姑娘学的,因着不礼貌,姑娘也不常做,但很能表达他最近的心情,尤其是不能说话的时候。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穿了一身靛青浅色的曲裾裙,形貌容颜已经长开了,肌肤甚雪,神态娇憨天真,听了脚步声远远朝这边看过来,美目里隐隐含着期盼,期盼里又带了些羞涩紧张,赛雪的肌肤在薄薄的红晕衬托之下,粉黛未施,却灵气,娇俏,浑然天成。

美则美矣,但比之前几日那个做男童打扮的小姑娘来说,她这点程度还真不够看的。

兴平边走边不住咂舌,傻姑娘们,你们眼光倒是好,脑子也够灵光,只是着实用错了地方,别说打扮起来还不如姑娘,就算你能美得天怒人怨,那又如何?

老奴眼里的主母只有一个,主子身边所有人眼里的主母也只有一个,主子眼里的女人也只有一个。

自作聪明地谋划再多,不过徒增人厌恶。

赵政也看见了那一抹靛青色,便朝兴平问道,“王青人呢。”

这不就是白费劲么?兴平心里忍不住咧了咧嘴,低声回禀道,“来信说姑娘随荀祭酒去了菰城,这一来一回的就奔波了些,兴许还要点时间。”

要是小奴隶能在他身边看信就好了,赵政有些漫不经心地想,依她那小老太婆的脾性,脸红之余估计还得义正言辞的教育他一番,分离有一年零两个月了,她该是长大了不少。

赵政正心不在焉地走着,路遇国君,避无可避,自是要出来面君行礼的,小姑娘领着两个小婢女规规矩矩的朝赵政行了礼,声如珠玉玲珑悦耳,“姬孟见过王上。”

“起来罢。”赵政扫了眼姬孟发髻间一只玉簪两只亮金色的金簪饰物,停住脚步道,“发簪不错。”

兴平等着小姑娘脸上露出欣喜羞涩的表情,这才开口道,“老奴亦觉得姬姑娘的发簪金贵了些,国丧期间又是春耕在即,姬家若有余粮,便为咸阳百姓们捐上百石粮种罢。”

朝堂上虽说未曾明说要为先王守孝年月几何,百姓那里三月过后也没什么讲究,但庄襄王对秦国也算颇有些建树,照惯例近亲大臣大多都会守孝一至三年。

小姑娘穿金戴银的进宫来,这件事可大可小,不过既然主子开口了,就是要照惯例处置,兴平虽说说得中规中矩,惩罚也没有多重,却保准能让小姑娘当下就寡白了脸哭出鼻子来。

这种人兴平这段时间可见多了,变着花样法子就想在主子面前露个脸,什么路上暑热昏倒,池子边站立不稳要落水的,弹筝舞乐企图吸引人目光的,写了文简求国君指教字样的……

总之手段高明的有,不高明的也有,五花八门看得他眼花缭乱,面前这个,充其量只能算中规中矩罢,小姑娘惨白着脸摇摇欲坠是有点可怜,兴平看在眼里心里麻木得很,她不谙世事是可怜,不过背后出主意的人就可恶了,不敲打一番,整日叽叽喳喳的,宫里还成了门市不成。

姬孟估计以为兴平是个自作主张擅自僭越的刁奴,惨白着脸摇摇欲坠地跪下朝赵政请罪,赵政也未叫她起来,领着兴平就走了。

兴平有点同情地看了姬孟一眼,心说姑娘您知足罢,除了三月前有一个掉池子里淹死了没人救的,上一个王上亲自开口的,现在还穿着男童的衣衫在阳山割草养马呢。

今日一过,约莫能消停一段时间了。

兴平几步跟了上去,舒了口气朝主子回禀道,“朝高泉宫去了。”

赵政漫不经心应了一声,“最近朝事繁忙,若还有不长眼凑上来的,便以不敬君王罪、妄言罪论处,养出这等儿女,想来也是些不堪大用的,若有例外,再议不迟。”

兴平通得律法,忍不住咂舌道,“这会不会太严苛了些……”黥、劓、劊�⒆餍炭啥际侵匦蹋�愿龉媚锢此担�墒潜人阑鼓咽芰耍�偎嫡找酝�墓呃�矗�跎仙肀呖瘴抟蝗耍��己蠊�衙庖��乃迹��跏��乃甑哪昙停�徽�乃几《�氖焙蛎矗克�洗硎Я蓟��艘徊健�

赵政脚步一顿,看了自己的属下一眼,似笑非笑道,“你心善,那你娶?”

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