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 (第1/4页)

人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崔幼伯静静的坐在榻上,对这个结果一点儿都不意外,他忽问道:“对了,你们去小院,可曾引起旁人注意?”

阿大摇摇头,“郎君说要私下查看,故属下并不敢声张。且那小院靠近马厩,除了几个粗使婆子。平日极少有人去。”不是人来人往的地方,自然不会有人注意。

崔幼伯却露出嘲讽的笑容,喃喃道:“是呀,极少有人去的荒芜小院。阿琴却死在了那里。”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阿琴绝对不是意外失足跌落井中,而是被人推进去的。

至于是谁干的,你猜!

崔幼伯知道武五娘的出现是一场阴谋,但他却无法把她想得太坏。

毕竟他与武五娘有过那么一段美好的过往,在那段回忆里,武五娘是个温柔、守礼、多才多艺的名门淑媛,是男人理想中的好娘子人选。

而那时的崔幼伯,感情正处于空窗期:阿槿被逐,萧南对他不冷不热。侍妾们被主母管得死死的、谁也不敢冒头,偌大的宅院中,竟无一人与他说知心话。

当然,那时他还‘天真烂漫’着,有人跟他说两句贴心的话,他就把人引为知己。

他曾不止一次的想,若有个武家表妹这样的红颜知己。也是件极好的事情呀。

后来,武五娘被家人接了回去,崔幼伯得知后还着实失落了一段日子。

紧接着白氏出现了,他的注意力被转移,也就渐渐忘了武氏。

但在他心底深处,总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清晰记录着他与武氏的美好时光。

十年过去了,两人再度相遇。崔幼伯虽心有戒备,但也没有把武氏当做心狠手辣、满心算计的恶毒女人。

潜意识里他总觉得,武氏不过是个弱女子,倘或做了什么事,也是被人胁迫。

随着两人的关系日渐亲密,武五娘的真性情也一点点暴露在崔幼伯面前。

回忆中的美好影子与现实中的能干女子相融合。崔幼伯才发现,有些事、有些人,在岁月的磨砺下,已经彻底不复当年的美好。而他心中所有的浪漫旖旎,也统统化作了云烟。

尤其是此刻,当他想到阿琴是被武氏灭口的,就一阵不寒而栗。

这个女人,太狠!

同样是他的枕边人,萧南看似很强悍,行事也颇强势,但她并不狠戾,且在她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条线。

就像当年的孙灵兄妹,萧南早就看穿了他们的阴谋,也将一切证据收集齐全,可她却没有直接下杀手,还不止一次的给‘提醒’孙灵,给他们机会。

如此行事,非常的妇人之仁,但崔幼伯却更喜欢这样会心软、有底线、有人情味儿的妻子。

而似武氏这般,行事狠厉果决的女强人,崔幼伯反而有些消受不起。

既然无福消受,他还是按计划行事吧。

默默的叹了口气,似是跟心中那个‘曾经的美好’说了声再会,崔幼伯敛住心神,吩咐道:“你立刻将阿琴溺毙于井中的消息散播出去,记住,一定要大张旗鼓。”

“是!”阿大利索的应声。

崔幼伯又道:“另外,再‘告诉’别驾府的人,就说本刺史心疼武姨娘,不忍她在西北受苦,特意将她送回京城。”

阿大一顿,心道:不是在说阿琴的事儿吗,怎么一下子就跳到武姨娘身上?难道这事儿真是武姨娘干的,郎君这是名曰‘送回京享福’,实则流放。

似是看穿了阿大的心思,崔幼伯微微一笑,道:“你亲自去挑十来个身手好、机灵能干的护卫,我会让崔德芳亲自护送她回京。”

绝不是什么流放,而是风风光光的把人送出鄯州,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郭继祖,他很宝贝武氏,为了确保她的安全,不惜从自己的护卫中抽调能干的人来保护她。

与此同时,阿琴意外身亡的消息传回别驾府,你说郭继祖会怎么想?

……

“那老匹夫定然以为是我出卖了他,还杀了阿琴。郎君为了预防他报复我,所以才……”

武五娘很聪明,听闻了两个消息后,只稍稍一想,便猜到了崔幼伯此举的意图。

被枕边人算计,说不难过是假的,经过了短暂的伤心后,武五娘立刻振作起来。开始用理智的目光重新审视崔幼伯的决定。

经过她一番思索,她发现,就目前而言,让她回京暂避风头。还真不失为一条妙计。

其一,这样可以躲开郭继祖的报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