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这几个孩子,即便小妹也有先生教过礼仪,君前应对,只比江夏自如。

笑声好一会儿才散,成庆帝开口与身旁两位僧人、数位大臣谈论起今日诗词佳作来。

江夏这才得以解脱,也安安静静隐在人群中听起来。

这年重九,终究没什么太过惊才绝艳的句子。入围十几首诗词,倒是有顾青兰的一首。

过了小半个时辰,成庆帝就起驾离了玉泉寺。众人将他和贵妃送到山门外,看着两人登了轻轿,在众人拥簇中下了山,这些人方才齐齐松出一口气来。

徐襄和江夏一家人本就准备离开,这会也就不再往里,跟随着大部分下山的人流,一起下山,回程。

这一路,只是进了城之后,江夏和徐慧娘隔着车窗打了个招呼,其次再没说过话。

回到家里,江夏一如往常带着弟妹们与徐襄吃了晚饭,这才各自回各人的院落去。

回到正院,江夏洗漱了,换了一套如烟软罗衣裤,松松垮垮地趿拉着鞋子,又亲自照应着徐襄洗漱完毕,这才上床安置了。

她睡在里侧,一上床就面朝里侧卧了。

没多会儿,徐襄也上了床,从她身后靠上来,伸手揽住了她的腰肢……

啪!

一声不大的脆响!

江夏一巴掌拍在徐襄手背上,气鼓鼓道:“别闹,我生着气呢!”

“嗤……”徐襄这回没忍笑,立刻嗤笑出来,笑着,他抬起身,凑到江夏耳边儿,喃声道,“怎么个,就生气?为夫哪里做错了?”

江夏头也不回地横他一眼,淡淡道:“你没错!……别人也没错,我就是生气!没理由!”

徐襄微微挑了挑眉头,转了转眼,低声笑道:“有没有办法让你不气了?”

江夏气鼓鼓的,默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开口道:“我……只是今天累了,没什么事。睡吧!”

徐襄默了一瞬,没有继续追问,而是顺着江夏的力量,轻轻地揽着她,合上了眼睛。

好一会儿,就在江夏以为徐襄已经睡着的时候,徐襄却突然低声道:“让你和囡囡小妹受委屈了……”

说着,徐襄伸手,将江夏轻轻揽进怀里。

江夏满心委屈,在这一瞬间,似乎一下子消散掉了。

她放柔软自己的身体,依偎在徐襄的怀里,没多会儿,居然就睡着了。

听着怀中人匀细的呼吸,徐襄微微眯了眼睛,无声地抿了抿嘴角,也合上眼,睡了。

以后,还是少让她与大姐见面吧!

重九过去,天气渐冷。

越哥儿再次住进学校,读书去了。

齐哥儿和囡囡小妹也恢复了往日的学习生活,每天忙碌而充实。

江夏盛名渐隆,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求诊,她也概不推辞,一律给予尽心尽力的治疗。

过完重九,粱嵘回边关去了,赵宝儿则留在了京里,准备在京里生产。这样,她每天闲极无聊,就要了轻便的轿子,往江夏这边来,一呆就是一天。

眼瞅着,秋深了,秋尽了,冬天也来了。

进入冬月第一天,就下了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厚厚的大雪积在屋顶、树梢、路面,足有一尺多厚。刚下的雪很松软,人一踩进去,小半截腿就陷进雪里去了。

江夏的庄子这几年大力培植繁育土豆地瓜玉米,这几年已经在京郊和肃州两地逐步推广起来。

她在京郊的庄子上存了大量的食物,之前,钦天监传出将有大雪消息,江夏就将庄子上的食物运进城里来不少。

大雪一下来,大户人家尚好,屋子里烧的炭盆子旺旺的,并不觉得特别难过。但京郊和城门边缘的穷苦百姓们,很多人家的房屋直接被大雪压塌了,老老少少埋在屋里的不少。又有房屋损坏,无家可归的……贫民区一片饥寒嚎啕。

成庆帝得了信息,立刻下旨救援、赈济,但一级一级下来,又要调配人手,又要统筹粮米,大雪下来将近一天了,却还没见赈济的粮米在哪里。

倒是街口,有许多大户人家打发人过来搭起的棚子,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有个可以避风的所在。又有人家搭了粥棚,午饭时分,已经有好几家开始施粥。

这其中有一家的粥铺卖的粥很奇怪,除了米粒儿外,还有一块块绵软甘甜的东西,又好吃又顶饿。

江夏则在这一天一大早,被赵家请了去,却不是赵宝儿如何了,而是赵家大少奶奶金氏发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