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刘芷悦之前挺胖的,可这怀孕反倒让她瘦下来了,孕期到第9个月时,刘芷悦请了产假,她手头的所有工作,由苒诺接手。

年底,检查多,矿里、车间、甚至各个班组的总结、汇报、评比……都接踵而至,大会小会、清洁卫生、各类报表、记录、评先表格、班组工作总结、班组汇报材料……苒诺忙得手忙脚乱,加上刚接手刘芷悦的工作,她觉得神经随时绷得紧紧的,接连一个多礼拜,她竟然紧张到失眠。

年末的评比,是各个单位的重头大戏,大单位的竞争,供矿一队只要不出安全事故,是十拿九稳,因为KG一铝现如今的主要工作就是供矿,而一队的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于是,自打苒诺调到供矿一队,这个集体就与“先进车间”每年都会有一次亲密接触。而优秀班组、优秀员工、优秀□员、先进个人……这样的小团体或个人荣誉竞争,就百家争鸣,各显神通了。

供矿一队采取的是先由每个班组推选,再在班组长会上讨论,最终筛选出通过的班组和个人再上报矿部。

这个时候,是每个班组长为班组员工争气的时候,在这次决定推优结果的班组长会上,班组长们一改平日里称兄道弟、互相谦让的姿态,常常是争得面红耳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供矿一队优秀的员工实在是太多了,而名额却太少了,每一个班组长都存有私心,希望自己班组选出的班员能在年尾得到盛远的肯定,得到一铝领导的肯定。

当王澎汇总讨论结果,念出最终上报矿里的候选班组和侯选个人时,已经知道结果的班组长们坐在冰冷的会议事里有人欢喜有人忧。

等到矿部评定结果下来,供矿一队的员工听到一个令人血脉喷张的结果,汽修班的沈青满和装推班的马纪友在矿部开会讨论时,因为周意雪及大部分高管不知道他们是谁,被刷下来了。

一队的员工对矿里的做法非常不满,一线的员工在下面拼死累活,而那些成天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上网看股票、买基金的管理层们仅仅因为不认识他们,就抹杀了他们的全部成绩。天理何在?

“我们工人就是民工,任务超额完成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全靠办公室那帮年,人家在电脑上一点,就过去一车,点两下,就过去两车,人家多辛苦呀?!以后我们也别那么贱了,干不干活无所谓,没事就去那些日理万机的办公人员眼前晃,给他们端端茶、倒倒水、捶捶背,再陪他们说说话,明年的先进肯定跑不掉。”

“这就是盛远的公平、公正、公开!明明人家有内定,还装模作样让我们下面的人争得头破血流,好不容易争取到给报上去,又一脚给我们踢回来!”

“不认识沈青满和马纪友?认不认识关他妈屁事,二级单位既然能报上去,肯定是干活没话说的,那帮孙子一天窝在办公室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对着几个领导点头哈腰,他妈的,他们能认识谁呀?”

“要认识还不容易?让沈青满和马纪友逢年过节提着东西去贿赂他们,他们自然就认识了!”

“人家沈青满和马纪友是检修工,一身的油污,是油污又不是油水,人家凭什么要认识他们?”

……

一队的职工们都替沈青满和马纪友抱不平,大家操着粗口痛痛快快的把说出这个混蛋理由的自以为是的高管们骂了个痛快。

王澎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供矿一队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了一支能打硬仗,好打硬仗的队伍。他知道大家那么的愤慨,并不是为了图那个名,也不是为了拿那个盖着盛远分公司或KG一铝大红印的红本本,大家就是觉得这次的评选憋着一口气。工人们图什么?就图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完成工作任务,每个月按时领工资。辛苦一年下来,好不容易跻身到优秀的前列,一瓢冷水,泼得大家寒进骨头里。王澎不能跟着大家一起起哄,只能安慰大家:“被否决的因素,这次队里是真的没有考虑到,对不起大家。明年,明年我们好好争取,一定拿个满堂彩。”

苒诺想到了一个笑话,说:一个记者到企鹅村去采访住在那里的企鹅,碰到一只企鹅就问:“你们每天在村子里都做些什么呢?”企鹅回答:“吃饭、睡觉、打豆豆。”他接连问了很多只企鹅,大家的答案都是一致的。终于,有一只企鹅回答得跟其它企鹅不一样,它的回答是:“吃饭、睡觉。”记者认为找到了新闻点,好奇的追问道:“为什么其它企鹅回答的都是吃饭、睡觉、打豆豆,而你却只有吃饭和睡觉呢?”这只企鹅无奈的回答道:“因为我就是豆豆。”事实证明,与大众意见相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