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自从高宗晚年以来,突厥人屡屡挑起战端,对大周的北疆,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就是现在求和的这个阿史那默啜,也曾经多次主动挑起事端,进犯大周。不过,大周的军队到底不是吃素的,也俘虏了不少的突厥军士。

加上咸亨年间,突厥有一部分人投奔了南朝,大唐朝廷把他们都安置在丰、胜、灵、夏、朔、代六州。这些人和突厥后来的俘虏一起,构成了突厥降户,经过这些年的繁衍生息,总数已经颇为不少。

武则天开始皱眉了。她深深知道,送还突厥的降户,是一种抱薪救火的办法。突厥人民风彪悍、善战,他们的短处就是人口少。若是把这些降户送还给他们,必然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实力,这不是大周愿意看见的。

谁都知道,大周和突厥之间,总归还是有一战的。就算是今天联起手来消灭了契丹人,这一点也不会改变。突厥人游牧民族的习性,决定了他们必须靠侵略来谋生存。而大周就是他们必须要啃下的大骨头。若是啃不下大周,他们就要忍冻挨饿。

把突厥降户放回去容易,增强了敌人的兵力却是大问题。武则天不能不考虑一下以后和突厥人的关系,如何发展。

“这个请求,朕也要回去细细思量一下!”武则天现在的心情,已经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好了。契丹人的胃口,已经有些让她不悦了。果然,阿史那默啜不是简单之辈,不会轻易放过这敲诈的机会。

“还有最后一个请求——”宗秦客的神色,忽然局促起来,吞吞吐吐的说不下去了。

武则天有些不满地说道:“爱卿有话直说便是,如此不爽利,却是为何?”

宗秦客苦笑一声,一咬牙,一口气说道:“迁善可汗请求我大周将单于都护府割让给突厥!”

“什么?”这一下,不但武则天色变,群臣莫不色变。

单于都护府虽然是北疆的贫瘠之地,地域却是无比辽阔的,比起南方的一些道,面积丝毫不小。这个都护府,主要是由一些羁縻州组成,属于汉、夷混居之地。这些年以来,随着突厥和契丹的不断壮大,单于都护府其实已经名存实亡,绝大部分地盘,都已经被突厥和契丹占据。

不过,被占是被占,承认突厥人对这些领土的所有权,却又是另外一件事。只要一天还没有承认突厥人对单于都护府的统治,只要都护府还存在,大周军队北上就是理所应当的。可一旦承认了突厥人对偌大地方的统治权,大周北上就成了侵略,这对于讲究“名正言顺”的中原王朝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好接受的事情。

“默啜小儿,欺我大周太甚,居然敢提出如此强人所难的要求,简直是无法无天了!”西班的一些武将性情比较暴躁的,一听这个请求,简直是七窍生烟,怒不可遏,张口便骂,浑然忘记了身在万象神宫之中。

武则天的脸色也沉了下去,她并没有责问那些擅自开口的武将们,而是冷声说道:“默啜可恶,欺我太深!此事暂且压下,朕还有一件要事,要向众位爱卿商议!”

第371章 老骥伏枥

“诸位爱卿,对立储一事,如何看待?”武则天很平静地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wWW、

群臣顿时呆住,把方才对突厥人的义愤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毕竟,北疆的事情再严重,也在千里之外,而立储的事情,就在京城里。而且,这立储的事情,无疑关系着百官们的前程,不同的皇帝的用人风格都不一样。一朝天子一朝臣,谁都不能确定,新皇即位之后,自己还能立于这朝班之上。

因此,群臣对立储之事的关注,远在北疆战事之上。

不过,大家又不敢对此发表意见。因为立储一事,极为敏感,说错一句话,便有可能万劫不复。大多数的官员,也只是敢在暗地里向某一位热门候选人表示忠心,到了朝堂之上为他造势、呐喊,却极少敢于直接道出“立某某为太子!”这一类的话。

今年以来,尤其是狄仁杰拜相以来,武则天渐渐偏向了李家。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释放出了善意。首先,是皇嗣旦得以和太平公主一起,作为李家的子孙前去北京府祭祖,然后是庐陵王显被接回了神都,其幼女也被封为郡主。

这些事情,无一件不是惊天动地,牵动着亿兆百姓和朝中群臣之心。“武党”的人固然是略略心惊,“李党”的人也不敢过早地欢庆胜利。因为女皇帝就喜欢玩这种虚虚实实的游戏了,她这些动作,都有可能只是试探。若是你将之当真,很有可能遭致灭顶之灾。

一时间,群臣噤若寒蝉。几乎每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