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虑周密。行事张弛有度。已隐然有几分“谈笑间灰飞烟灭”地风范。外人眼中地年少懵懂、惫懒顽劣和无心争储。都是最好地伪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弹丸其下。赵启隐藏在天真无邪后面地沉着老练。加上金子善这个人物地出现。让杨致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地警觉。这场游戏在他眼里变得愈扑朔迷离起来。每个人都只希望自己是猎手。而不是成为猎物。

到底谁是猎手?谁是猎物?

卫肃昨日言明迎驾兵马在卯时出,如杨致所料,他刚上前与赵启打过招呼,以卫肃为的几位大佬和前来送行的相关文武重臣们就相继赶到了。

在夏历武成二十五年大年三十日的清晨,一切犹如前世早已编好的电脑程序一般正常运行,说什么都是多余,所有人都抱了一个高度一致的想法:赶紧打杨致带了两万兵马出城,走得越快越好!

出了长安就是海阔天空,杨致也正是这么想,所以出城走得并不慢。按照他的盘算,皇帝中风偏瘫之后反而一路再无性命之忧,所谓圣驾数度遇袭,目标是太子而不是皇帝!重要的是必须抢在太子前头,将两万护驾兵马堵在潼关之外,不给太子宣告皇帝驾崩一丝一毫的机会!

长安至潼关的官道不过三百余里之遥,轻装精骑全速行进不足两日即可到达。而根据秦氏的密报,太子的先锋部队十二月二十七日黄昏已进驻洛阳。洛阳和长安至潼关的距离相差不大,就算太子不知道杨致领兵迎驾的真正心思,也已经在时间上占了一日先机。

时间已是万分紧迫!可杨致就是想急也急不起来。这边两万禁军的先头部队已出长安二十里,那边足够四万兵马支应一个月的粮草辎重才刚出城门!

'从此狂 第190章 兵分三路

文瀚按照与杨致和秦空云的密议,利用主理举国钱会的来了一手釜底抽薪,几乎将长安城内最大的官仓腾空近半。他无形中又间接给囤粮居奇的秦氏创造了一注横财,却给杨致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

吞进肚里是骨头吐掉是肉,这个时侯杨致手上的粮草辎重既是一笔尴尬的财富,更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昨日去宫中赴宴时,一切都是随机应变。当时只想到带足粮草尽快接掌兵权出城再说,还真没去认真考虑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拿了如何处置。他刚一出城就深刻领会到什么叫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了,甚至异想天开的怀念起了前世网络小说中神奇的储物戒指。

策马领军前行时一边思索对策,一边忍不住连连暗骂:抛头露面劳心费力的差事落在了我的头上,倒让秦氏白捡了个天大的便宜!完事之后若不狠狠讹上秦氏父子一笔,老子未免太对不起自己了。一家破粮行老狐狸愣敢开口叫价四百万两,做你妈的春秋大梦!至少得一文不花的讹过来!……嗯?粮行?粮行!

纵然两眼急出血来骂破了天,也绝不可能让太子中途磨蹭等着他杨致先入潼关。好在杨致事先已料到迟早会有今天这一步,脑子里对领兵迎驾之后如何行事有个大致的轮廓。想来想去,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

眼看天近晌午,才走出长安二十余里,杨致当机立断,索性下马寻了个避风处暂行歇息,传令下去命十营校尉火速前来议事。

此时杨致在十名校尉眼里不只是新晋地顶头上司和衷心崇拜的偶像,还是天上掉下来砸到自己脑袋上的锦竹前程。虽然迎驾兵马尾相顾长达二十里,但不到顿饭工夫,十名校尉就像死了老子娘似的赶来聚集听命。

十名校尉都非常年轻,看起来年纪最大地也不到三十岁。从确定由杨致领兵迎驾到点选兵马整军出城,还不到一天时间,实际上十分仓促。收服七喜之后,杨致切实感受到了逐步培植嫡系力量带来的好处。但仅有七喜明显不够用,也成了他一块心病。他并不了解十名年轻校尉的底细,如今情势紧急,只好就地取材边用边看了。

杨致先不忙着说明急召他们所为何事,而是逐一问了各人的姓名、年龄、出身和简略经历。他有过耳不忘之能,记忆力极佳,问过之后又复述了一遍,竟是无一错漏。

年轻的下级军官最盼望的是建功升赏,最能刺激他们热血沸腾地是言语激将。按杨致打好的腹稿,是要依次摆出几条令人信服的强大理由:“我该说地话,昨晚在禁军大营校场都说过了,只有一点没向你们挑明。我昨日点选兵马之时,别说什么骁骑将军、先锋将军,就连一个偏将都没要,只选了你们十名校尉,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我知道你们在号称大夏精锐的禁军之中混得并不如意,想给你们一个建功升赏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