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长安这么大点的地方,消息更是传的飞快!

仅仅几天的时间,坊间便传出了各种流言,有说太子殿下准备杀了阿史那伏念立威的,有说大唐想要将阿史那伏念招为女婿的,还有说皇帝陛下已经准备将阿史那伏念放还了。

种种流言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朝廷在对待阿史那伏念的态度上已经开始有了转变。

只不过这种转变究竟是何等转变,恐怕就只有少数人知道了!

进了大殿,李弘顿时神色一凛,因为不出所料的是,李治身边的旁座之上果然空空荡荡的,不见武后的身影,看来恐怕这一个月之内,武后是真的打算好好静养了。

“参见陛下!”

“参见父皇!”

随着文武大臣分班而立,行礼过后,吴良辅便上前一步,高声说道。

“陛下有谕,召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进殿觐见!”

虽然刚刚上朝之前,阿史那伏念等人是和大臣们一同在外等候的,但是进殿的时候,却是没有他们的份儿。

毕竟在大唐接受突厥的降书之前,他们还算不上是大唐的臣子,如果没有李治的召见,就只能乖乖的在外面等着。

不多时,阿史那伏念三人便走了进来,在大殿中央双手抚胸,面色恭敬的说道。

“下邦属臣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而跟在他身后的两个突厥贵族模样的人,同样神色恭敬的行礼。

李治的面色淡然,开口说道。

“平身吧!”

李弘淡淡的打量着刚刚进殿的三人,阿史那伏念自是不必多说,跟在他身后的一个胡发浓密,面容粗犷的中年人,正是当日在城门发生过冲突的阿史德温傅,而在他的旁边,一个古铜色肤色的少年脸上带着一丝怯懦,同样恭敬的站在原地……

看到他李弘突然想起,阿史那伏念曾经在写给李治的信中许诺,将长子送入大唐为质子,想必就是这个少年了。

而与此同时,御座上的李治也是面色严厉的开口道。

“阿史那伏念,朕来问你,当初你突厥可汗颉利曾与我大唐太宗皇帝缔结盟约,发誓为我大唐藩属,永不相叛,如今太宗皇帝龙驭宾天不过数十年,尔突厥便背弃盟约,扰我边境,劫掠边民,率二十四州群起反叛,有何面目前来见朕?”

虽然事情早已成了定局,但是面子上还是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把突厥的反叛定为叛乱,这样大唐的出征才能师出有名。

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

只是这一场本来不过是个过场罢了,谁料李治说着说着,竟然动了真火,说到最后一句,口气已经是冷峻之极,让阿史那伏念冷汗直冒。

“皇帝陛下,毁约之事并非下臣本意,实乃突厥之中有狼子野心之辈,妄图侵犯大唐,下臣虽为突厥可汗,但却无力掌控大局,只能希求大唐助下臣平叛复国,万幸皇帝陛下仁慈,神兵天降,解我突厥困境,下臣恳请大唐皇帝陛下仁慈,重新与我突厥缔结盟约,永不相侵!”

所幸阿史那伏念在被召见之前,就已经知道会因为此事而被诘问,所以早早的准备了说辞,此刻虽然有些慌乱,但是总算是说了下来。

而李治也是冷静下来,顿了顿开口道。

“我大唐和突厥一向是邻邦友国,战事频起,亦非朕所愿,然和谈一事事关重大,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此事朕会命皇太子弘主持此事,协同礼部,鸿胪寺与尔等商议,议定之后再来呈秉于朕!”

这本是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李弘也不甚在意,面容淡然的出班对着阿史那伏念拱手示意。

不过就在李弘移步的时候,却猛然看见身后的李贤脸上挂着一丝嘲讽的笑容,顿时心中一凛。

而下一刻,却是异变陡生,一直在阿史那伏念身后默然无语的阿史德温傅盯着李弘,大惊失色!

就连身子都在微微颤抖,惊呼道。

“太子李弘?”

口音虽然生涩,但是却充满了惊异和恐惧。

让李弘顿时眉头一皱,这个人到底怎么回事?

要知道,当初阿史德温傅在城门口,还敢那么嚣张的和他说话,如今这副姿态又是什么情况?

不过下一刻,李弘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因为阿史那伏念同样脸上同样带着一丝惊惧看着李弘,甚至看似下意识的向后倒退了两步。

“尔等何故如此失态?”

见此情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