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话没有说明白,但是其中的意思却是无比的明白!

李弘的身子微微一颤,袖袍中的手也是不住的颤抖着,深吸了几口气,方才平静下来,缓缓坐下,却是并没有急着出去。

略微沉思片刻,李弘提笔写下了一份文书,然后抬手交给了裴行俭。

“裴将军,你将此文书交给中书侍郎李义琰,命他好好安置东征大军,如今已经接近秋末,过冬的冬衣和粮食务必要安排好,一应待遇从优!不可亏待了这些将士们!另外,传孤的令谕,暂且以东宫名义嘉奖所有有功将士!”

这是李弘第一次自作主张,决定这么大的事情!

要知道,按照通常的惯例,这些将士们围攻长安乃是大罪,就算是被刘仁轨所蒙蔽,也并不能完全免罪,至少这次东征的功劳是要免除的。

但是李弘实在不忍心他们因为刘仁轨一人而受过,方才抢先一步,确定下事情的性质,这样至少不会让这些将士们因为刘仁轨一人而全军负罪!

他也能够安心的离开长安城!

待得李弘回到长安城的时候,许敬宗等人已经将政事堂的一干事务交代完毕,备好了马匹在金光门等候,只是这几位的神色却不免焦急。

虽则已经知道了裴行俭带兵去营救,但是毕竟敌军大营当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要是李弘真的出了什么意外,这几位恐怕真的只能提头来见了!

“诸位!”

直到看到远处裴行俭护送了李弘飞驰而来,众人方才放下了心弦,不过只是短短的片刻之间,想起皇帝这一道突如其来的旨意,脸色却又是变得沉重了些许。

对面的李弘倒是脸色平静,没有什么特别的神色,但是细心的人仍然能够发现他眼中的一丝焦虑。

…………

从长安城出发的时候尚未天黑,但是等到了九成宫的时候,却已经是隐约天明了,九成宫乃是前朝文帝修造的避暑宫殿,后来被太宗皇帝修葺之后,便作为皇帝的离宫,同样成为避暑之用。

待得他们来到的时候,还未曾上山便已经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山上山下的防卫力量都强了不少,一路上走过来,御林军巡逻的人手比平常密了不少,甚至于,李弘还见到了峻州军府的兵马驻扎在山下……

想起裴行俭的兵贵神速,李弘的心中隐约明白了些许,但是这份明悟,却让他的脚步越发沉重。

出来迎接的是上官婉儿,大殿之上布满了守卫,所以两人并没有很多交集,但是李弘却能够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忧虑,待得看到李弘之后,却才松了口气。

“陛下口谕,召门下侍中许敬宗,中书令郝处俊,尚书省仆射戴至德入殿见驾!”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皇帝没有让李弘直接进去,反倒是先召见了许敬宗等人。

而后者显然是同样摸不着头脑,相互对视一眼,跟李弘告了声罪,便踏进了殿门,而李弘却是分明看到,在上官婉儿转身的时候,递给了他一个复杂的眼神,只是脸色却是微微有些黯淡。

没有像李弘想象的一样,让他等很长的时间,只是短短的片刻,许敬宗等人便走了出来,不过不知为何,他们望向李弘的目光都多了几分复杂。

“殿下,请吧!”

上官婉儿是跟着他们出来的,没等李弘开口,便伸手示意李弘进去。

深吸了一口气,李弘踏进了大殿当中!

此刻的九成宫中灯火通明,但是却意外的弥漫着一股萧索的意味,在一旁随侍的人李弘都认识,全部都是李治的心腹内侍,而青色的帷幔榻上,李治一脸笑意,斜靠在榻上,一旁坐着武后,眼角隐约有着点点泪痕。

李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李治,他在李弘的印象当中,他虽然时常缠绵在病榻之上,但是脸色从没有苍白的像如今这般吓人,虽然是在笑着,但是脸上已经不可抑制的弥漫着枯败的气息。

而一旁的武后神色也是让李弘心中一沉,平心而论,这么多年以来,武后一直是坚强果决的形象,泪痕斑斑却是李弘从前绝没有见过的。

“儿臣……参见父皇!”

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李弘撩起衣袍,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

“好,好孩子,起来吧!”

李治的脸色越发的满意,只是声音却是虚弱的很。

“这些日子过得如何,掌驭一朝有何感想?”

李弘起身刚想说话,却被李治轻轻挥手打断了,随即便是笑吟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