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1/4页)

头有了明确的说法,这边才正式宣布重新开业。

本来就位于闹市区,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早先还担心这边牵扯到以往的旧社会地主家,现在上头都允了,哪里有不火热的道理。

一下子,这里就成了比旧货市场都更受欢迎的地界。

批发市场最外头一圈,卖的都是各种吃食,小到糕点饼干,大到羊肉牛肉,生的熟的全都有,老京市人来批发市场买东西,就跟不要钱一样,蜂拥而至不说,多半人还都是推着板车或是骑着三轮车来的。羊肉是整只整只的买,牛肉也是一扇一扇的,还有精细面粉、白菜萝卜、苹果橘子等等,全都是一麻袋五十斤起买的。且不说别的,看着就热火朝天的,格外有过年的气氛。

走到里头,则是各种衣裳料子鞋子被褥等等,当然缺不了春联福字一类的过年必需品,而且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挂了几十盏红灯楼,以及画上了各色好看图案的花灯。

赵红英都看呆了。

她来京市也有一周了,瞅着相邻的两个院子都是冷锅冷灶的,这几天真没少往菜市场里跑,东西自然也买了不少。结果,一到这里,再听来往的买卖人随口报着价格,顿时心疼坏了。

“这儿咋那么便宜?哎哟,早知道我就不着急买东西了。宝啊!”

喜宝赶紧解释:“这边是批发市场,买少了不让。咱们家附近的菜市场,买两根葱一头蒜都没人说。”

“那是你去买吧?我买两斤人家还瞪我呢!”赵红英想了想,还是心疼到不行,“还好还好,我只买了些蔬菜,肉买得不多。等下咱们回去了,买一扇肋骨走。”

这下,轮到喜宝呆住了。

张秀禾一看她那样儿,一个没忍住就笑开了,赶紧帮着劝:“妈,你刚才不是还说要带喜宝去买好看的衣裳吗?扛着一整扇肉走?算了吧,横竖这地儿也跑不了,等明个儿咱们叫上卫国再来一趟。”

喜宝忙不迭的点头:“大哥那儿还有辆三轮车,咱们跟他借过来,明个儿再来买。”

赵红英觉得这主意不错,而且她到底是乡下出身,总觉得大清早的东西比下午要更加新鲜,当下就接受了这个建议,点头道:“成,就这么办。”

还在家里睡得昏天暗地的宋卫国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妈出去溜达了一圈,又给自个儿添了新的活计。

而这头,喜宝领着赵红英逛了几个摊子,拣了喜欢的买了好几副春联和福字,她是算着自家要用,隔壁强子家也要,他店里肯定也需要,还有她大姐春丽那头,等下回见到了臭蛋,也可以送他一些,顺带还买了一包十个的压岁红包袋。

除了这些外,赵红英又看上了红辣椒串,当然不是真的红辣椒,而是仿制的,远远的看去倒是跟真的一个样儿,红红火火的,瞧着特别喜庆。

赵红英一口气买了六串,又买了两个红线编的福字,还给喜宝添了串红珊瑚手链。

东西倒是不算贵,林林总总的买了一堆,最后算下来也不过只花了三块五,根据赵红英的说法,这比家乡赶集那会儿都便宜,就连张秀禾也说,等回头可以买些带回去,放在自家小卖部里,多少也是个赚头。

记挂着这些事儿,赵红英和张秀禾离开时,颇有些恋恋不舍,最后还是喜宝一手拉一手,愣是把她俩给拉出了批发市场。

之后,她们仨就去了百货商场。

虽说现在大部分的票证都已经取消了,百货商场也没了往昔的优势,可兴许是因为这么多年下来,普通小老百姓对这里还是有着不少憧憬的。因此,自打这边也不收票证后,但凡是想花钱买点儿好东西的,仍是会选择这里。

而除了无需票证这个区别外,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售货员态度好了不止一成。

谁都乐意被人善待,别的不说,起码心情都会好很多。

赵红英说的那种羽绒服,是在百货商场三楼卖的,不需要票,就是价格贵了些,比普通的棉大衣贵出个三五倍。不过,因为样式新颖、颜色鲜亮,哪怕价格昂贵依然不缺购买的人。就是每回进了新货,最好看的那几件总是被人早早的买去,由此可见,这年头的有钱人也的确不少。

喜宝她们过去时,卖羽绒服柜台那边已经站了几个人,看着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男有女,似乎是一起过来的。

“没你喜欢的号能怎么办?要我说,妹妹哟,你这是家里伙食太好了,所以……哎哟!”

“不会说话就别说,你说你这不是故意找抽吗?”

“就是!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