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杨潮一听,这文震亨确实很懂,他在舞台下确实埋了很多瓮。

自从杨潮开始做青楼,不打算做卖肉生意,而打算做一个大舞台的时候,就为舞台声效废了不少心,在台下埋瓮,其实是杨潮想起一则趣闻,传说希特勒演讲非常厉害,富于感染力,而希特勒演讲的时候,就给自己的台下埋上许多瓮,瓮上铺上干燥的木板。

道理很简单,瓮上盖着木板,形成一个空腔,起到共鸣的作用,类似乐器的共鸣腔。

声音在瓮腔里面回转,产生一种共振效果,起到扩音作用,同时还让人听出百转千回的复杂效果来,但是也不能太多,太多的反复则会产生干涉干扰作用,出现杂音。

杨潮是试了很久,才慢慢定型的,不然也用不了几个月来打造青楼了。

没想到这个道理文震亨也很清楚。

杨潮不由点头道:“老先生高见。”

文震亨却摇头道:“可是放瓮,放钟,都不如你这台子。杨公子肯否见教?”

其实文震亨已经猜到了一部分了,但是他并没有猜到全部,杨潮自然不止在台下放瓮,还有许多其他的措施。

杨潮笑道:“老先生如果真想知道,就等顾姑娘演艺结束后,小生自然带先生一观。”

文震亨点点头:“如此甚好。”

杨潮笑道:“不过老先生可得给小生保密啊。”

文震亨道:“自当如是。”

————————————

建了一个书友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145095539。同时求推荐票,收藏啊。

第八十七节高级舞台

顾湄一人独自支撑起一个舞台,稍显冷清,但是这是杨潮的经营模式。

这次虽然也是打着集会的幌子,可实际上是在为自家的青楼打响名气。

因此跟上次为阮大铖做会,还是有所区别的,上次的目的完全是造声势,这次则还要兼顾经营。

顾湄的功底极为扎实,因此一个人也能撑起一个舞台来,只是略显单薄而已。

杨潮发现,哪怕是顾湄这样的名妓,到最后也让观众感到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幸好很快就结束了,经过一夜,所有人也都疲累了,一声鸡叫之后,顾湄表演结束,客人纷纷告辞离开。

杨潮和康悔又热情的把人送走。

最后更是用杨潮的马车,将顾湄送回眉楼。

不过这次杨潮没有牵牛子去送,因为金钗楼里一个客人没走,正是文震亨。

文震亨还真的留了下来,要让杨潮把秘密都告诉他。

杨潮没想到这个江南名士兴趣竟然这么浓厚,只得带着他去楼上转了一圈。

杨潮的脚踩在舞台上,发出空空声响。

舞台的板子是厚达三寸的干燥松木板。

“文老先生,下面埋瓮,但是却不止有瓮!”

杨潮讲着,用手比划着。

“我还做了这样的弧形陶板。”

杨潮用手划出弧形。

“这里,这里,一共有三道弧形陶板,每层陶板之间,则是一排陶瓮。”

文震亨疑惑起来:“这些陶板何用?”

杨潮笑道:“文老先生可知道北京的皇穹宇?”

文震亨点点头,他在北京做过官,皇穹宇就在天坛,皇帝祭天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参加,他也是去过的。

杨潮道:“这弧形陶板,就类似皇穹宇的圆墙,可以传音的。不过跟回音壁还不相同,这些弧形其实起到的是聚音作用,将声音反射向圆心,这些圆弧的圆心,正是座椅的中央,所以坐在那些座椅上,就会以为声音很近的感觉。”

文震亨恍然大悟,皇穹宇的围墙叫做回音壁,极为神奇,他是听说过的,原理不知道,此时一听杨潮竟然是借用了回音壁的方法,顿时也不觉得奇怪了,但是却对杨潮的奇思妙想有些赞叹。

“杨公子真乃奇人也。”

面对赞叹杨潮只是一笑:“文先生过誉了。不过可不仅仅这点啊。”

说完,杨潮走向窗口,此时天色慢慢亮了。

杨潮推开窗户,光线进来,遮住了灯火。

杨潮指向房梁,屋顶上几乎被明角灯给盖满了,完全看不清情况,就算有外面的光线也不行。

杨潮只能解释起来:“这灯的上面,我在屋梁上还悬挂了上百的小钟,并在屋瓦之下,贴了不少的圆弧瓦片,跟台子下的陶板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