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刘铭传接到电话(他在孙纲的建议下建立了军用电话网络,以便及时和各方面联系及协调指挥)后一开始还以为北洋船政大臣是不是没睡醒在那说胡话,在山东的传教士被杀关他们这边什么事?还用得着这么慌张,事有专责,让负责的山东巡抚李秉衡自己去处理不就完了?林泰曾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两个德国传教士让海军备战?玩什么呢这是?孙纲费尽了唇舌好容易才让他相信了局势的严重,他说,第一,这两个传教士是圣言会的(圣言会在中国的名声是很不好的),圣言会本来受法国保护(法国是天主教的“护教国”),中法战争后圣言会失去了法国的保护,转而投靠德国。第二,中德两国虽然邦交甚笃,但自从“铁血宰相”俾斯麦去职后,德国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要同“日不落帝国”争夺“阳光下的土地”,正唯恐天下不乱。第三,前些日子北洋军情处在俄国的情报网传来消息,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8月份亲自访问俄国,同沙皇尼古拉二世会见,好象就什么问题达成了一致,估计和中国这边有关,德国一直对胶洲湾“情有独钟”,很可能借此机会发难。

让他这么一说,刘铭传和林泰曾将信将疑,出于对孙纲的尊重,刘铭传给部分部队下达了备战命令,并通报了盛京将军增祺,增祺根本就不相信德国人会因此和中国开战,只是出于谨慎,他仅让驻守盛京的奉军左宝贵部加强警备,林泰曾那边给荣禄去了电报请示机宜,孙纲也给荣禄和李鸿章分别发了加急电报,很快就得到了回电,荣禄那边是这么说的,“事已毕,稍安勿躁”,李鸿章那边的则是“总署已约见德使(海靖),德使言以两国交好为重,似无他意”。

似无他意?!孙纲一时无语,他们要都这个态度,备战恐怕是不成了。

林泰曾不明白孙纲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看重,出于对他那个“推理”的敬服,林泰曾现跑来见他,当面和他探讨这件事,让孙纲很是感动,他仔细地向林泰曾强调了备战的重要性,如果德国借机发难,中国没有做好准备,到时候想反应也来不及,林泰曾看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得失笑,为了安慰他,也是因为经过了上次俄国强租旅顺口事件给他的印象深刻,林泰曾以“实弹操演”准备“海军会操”(清廷规定,四支舰队每三年会操一次)为名,命令北洋舰队各舰作好战斗准备,带足弹药,随时准备出发,并发电报通知了其它三支舰队,加强巡视海面,尤其要注意德国远东舰队的动向(德国远东舰队前些日子在上海补给,现在不知上哪去了)。

很快,林国祥,刘步蟾和方伯谦都发来了回电,说已经派舰出海,一有消息就通知北洋。

孙纲听了后还是感觉很欣慰,到底还得是自家兄弟,而且这回四支舰队通过电报网络能够协调行动了,对中国海军来说,应该是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一百三十二)青岛丢了怎么办?

“不就是两个传教士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凶手脑袋都砍下来了,朝廷不是说赔钱吗?二十万两银子还不够啊?”马知道后奇怪地问道,

“二十万两银子对于青岛来说,那是九牛一毛。”孙纲答道,自从“巨野教案”发生后,他就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之中。

据他在后世从史书中的了解,德国一直对胶洲湾垂涎三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早在1869年就派著名地质专家里希霍芬来山东秘密调查,在对山东一带的地理位置,矿藏分布作了详细的考察后,他给德国政府的报告中认为胶洲湾最适合德国。同年8月,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史上著名的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来青岛调查,认同了里希霍芬的说法,后来冯。施佩于1896年5月就任德国海军副司令时,便向德皇威廉二世提出占领胶洲湾,从上次德国人跟着俄国人抢旅顺口凑热闹来看,占领胶洲湾,是德国人很早的既定方针之一,所差的,只是一个合理的借口了。

可这次,中国自己给了他们一个很好很好的借口。

果然不出孙纲所料,随后事态的发展完全令清廷措手不及。

本来以为赔点钱就没事了,可这天方伯谦给北洋来了一封加急电报让所有的人全都大吃一惊,“法国远东舰队派员告知,德国舰队大举东来,目前位置不明。恐于我不利,谦已报两广制台李大人(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请示机宜,并分电致南洋,福建,贵处宜早作防备。”

字里行间就能想见方伯谦那慌了手脚的样子,孙纲也能感觉到他心里地紧张。

和史书上说的不一样,德国人这次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