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蒙匪的巢穴,给蒙匪以重大打击。面对中**队的清剿行动,蒙匪大部退入了茫茫的蒙古大漠当中,当地的匪患因而大为减轻,但许多百姓忧虑的是,蒙匪并没有被完全消灭,时不时的还对当地百姓进行着袭击,而中**队一旦撤离,蒙匪肯定还会卷土重来。

在中**队当中帮助作战的犹太人官兵这时向段祺瑞和张作霖建议,中**队现在不应该以单一消灭蒙匪为主要作战任务,而是应该远征大漠,找到蒙匪的老巢一举摧毁之,“使擅长远距离奔袭作战的鞑靼匪徒们没有任何立足之地,他们的根据地被彻底摧毁后,要么向我们投降,要么退入俄国境内,要么在沙漠当中饥渴而死,将不会有别的出路”。

针对犹太人的提议,段祺瑞和张作霖以及曹锟都有些犹豫不决,他们也都明白这是一劳永逸的解决蒙古匪患的办法,但这种“深入不毛,劳师远征”的远距离沙漠奔袭作战,对新组建的中**队来说,可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一旦有什么闪失,他们可是负不起这个责任的,因此向孙纲请示,让他决定要不要进行这次远征作战。

张作霖还向孙纲报告说,“外籍客兵每战争先,悍不畏死,深得我兵崇敬,彼刚至即求为斥堠,常深入荒漠,数日不见消息,归后则于所至之地情形遍绘图形,山川地理,河口暗流,一一详备,我兵至其地,莫不如所言,由是每战得胜,彼有伪为俄人潜入匪内者,知匪内非铁板一块,因所掠获分赃不均,多有火拼者,俄人所付金银彼亦争夺如是,若群犬争食。霖以为此等匪人只讲利益,毫无信义,俄人能收买之,我亦可收买之。现今匪畏我军威,退入荒漠,粮饷匮乏,莫若以重利诱之,使其自相残杀,待其实力大损,我再发兵征之,则匪患可除,边事可定张作霖的这个仿效俄国人的“收买”策略一下子提醒了孙纲,对于那些“有奶便是娘”的匪徒来说,谁出的价高,他们就给谁卖命,孙纲现在不知道俄国人的出价是多少,但他明白,自己再怎么出高价,比起兴师动众出兵征讨的花费来说,也是要小得多。

北宋自“澶渊之盟”后,以向辽国输送大量“岁币”换回边疆的安定的作法长期一直为后人所诟病,但如果从“经济角度”重新看这个问题的话,“岁币”的花费比起军事进攻的花费,应该是小很多,不但效果显著而且不用死人,可以说是很划算的。

(四百六十一)公主殿下弄来的好船

其实好多时候,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象很多人想当然的那样。'。'

就象张作霖说的,如果中国对待“蒙匪”也来个胡萝卜加大棒子一起上,先花点钱让匪徒们自相残杀起来的话,中**队则在这段时间里摸清对方的底细,作好准备,等对方“内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大举发动进攻,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把“匪患”解除掉!

这些花费在孙纲来说,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甚至于那些意志不太坚定的蒙古王公,也是可以用这个办法的!

孙纲经过仔细考虑,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同意张作霖的“以利诱之使自相残杀”的计划,一方面让他们做好深入大漠远征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出兵直捣蒙匪的老巢,将其彻底摧毁,永远的解决掉这个麻烦。

消灭了蒙匪,不但可以沉重打击俄国人在蒙古的势力,也可以对那些意志不坚定的蒙古王公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不敢对中国生二心,从而达到中国能够有效的控制蒙古。

“你带来的那些战士在战斗中的表现确实出色,”这天,孙纲对来访的红发美女尤吉菲尔说道,“我对他们为中国人民的安宁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由衷的谢意。”

“战士是需要锻炼的。”尤吉菲尔微微一笑,说道,“恐怕不光是为了锻炼吧?”孙纲看着她,意味深长地说道。他已经知道了,犹太人志愿军除了帮助中**队作战,还干了些什么。

“我想,这也是在我们协议许可的范围之内地,不是吗?”尤吉菲尔看着孙纲,笑着说道,

“这样毕竟能拯救更多的你的同胞。所以就是不在协议许可的范围之内,我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孙纲说道,“只是那里距离俄国仍然很近,一旦将来中国打不过俄国,让俄国人打过来,他们恐怕还会遭受另一场浩劫的。”

“我感觉阁下确实是一位真诚的朋友,处处为我们着想。”尤吉菲尔盯着孙纲,似乎想要看到他地心里去,她缓缓地说道。“可我还想要说的是,从我们选择一起合作的那天起,中国就注定会战胜俄国!”

“为什么这么肯定?中国就象一个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