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部分 (第1/4页)

的超过了苏联的发展速度,这更加令斯大林感到惊恐。

为了打破中国和德国的夹击态势,斯大林开始主动寻求与“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结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斯大林最为看好的,其实是帝凰主义国家里最为强大的美国。

多年来,美国一直顽固地拒绝承认苏联政府,由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信条以及关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即…肋者”的富传惹怒了美国舆论“代的美国,美国经懈”火荣被拿来证明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任何支持和同情苏联的言论都被压制。美国对自己的能量充满了信心,并且认为根本不必要同苏联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而随后“大萧条改变了一切,加上强大的中国对美国在东方的利益的威胁,而苏联和美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相反有很多可以相互利用的地方,于是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在欧洲的节节胜利,中国横扫东南亚,英国对苏联的态度也发生了和美国人一样的巨大变化。

这些对斯大林来说,究竟是“不幸当中的万幸”还是“万幸当中的不幸”他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了。

在经过了一系列秘密会谈之后。美英苏三国终于达成了共同对敌的秘密盟约,按照这个秘密盟约,美英两国将通过海上航线将苏联急需的紧缺物资和大量成套的工业设备运往苏联,并向苏联提供大量工业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援助。而苏联可以在“完成战争准备的适当时机。选择向德国和中国发动进攻,给独裁中国和纳粹德国致命的背后一刀。

和以前的“光说不练”不同的是,这一次英美认真的兑现了他们的承诺,通过大西洋北冰洋航线向苏联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并且还派出了技术人员帮助改进苏联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通过这样的“输血”苏联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但现在,轮到英美向苏联要求兑现诺言了。

在“东方直布罗陀”新加坡要塞陷落于中**队之手后,英国即开始向苏联求援。斯大林表面答应马上出兵,并在苏联国内开始了动员,但除此之外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惨败也并没有使斯大林动心。

尽管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但斯大林通过多年对美国的观察和了解,知道以美国的国力,能够承受这样的损失,而在遭受了这样的失败之后,美国会集中全力同中国作战,作为工业力量还在中国之上的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会极大的牵制中国的力鉴,分散中国的军力。极大的增加苏联的安全。

但现在,“西方直布罗陀”陷于德军之手后。局势则又发生了对苏联相当不利的变书。

由于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和直布罗陀要塞被德军攻陷,英国在欧洲变的越来越难以支撑,如果英目象法国一样的被德国击垮,德国便可以毫无顾虑的放开手脚对付苏联这一点斯大林从希特勒的那本著名的《我的奋斗》早就看出来了。

而在这时,英国首相胖子邱吉尔向斯大林许诺,苏联可以在欧洲大陆和土耳其“放开手脚自由行动,并且同意和苏联分南北瓜分波斯即伊朗,在战后将支持苏联对东方的一切领土诉求。

斯大林知道,现在,是需要苏联采取真正行动的时候了。

“您找我?亲爱的斯大林同志?”穿着一身挂满大小不一的勋章勋表戎装的苏联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出现在了斯大林办公室的门口。

“您来得正好,朱可夫同志。”斯大林点了点头,示意朱可夫进来,斯大林起身给朱可夫搬过来了一张椅子,朱可夫坐在了椅子上,看着面前显得平易近人的苏联最高领袖,等待着他的提问。

朱可夫记得,铁木辛哥元帅曾经不止一次的告诫过他,斯大林讨厌冗长繁闷的报告和回答,“你给我讲上几个小时的事,你必须在旧分钟内给他讲完”。铁木辛哥这样告诉朱可夫,“挑最关键的和他说,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情况他都知道。”对于最高领袖的这种超凡记忆力,朱可夫一直是十分佩服的。

但今天的斯大林,似乎显得有些心神不定,甚至有些紧张。

“我想你已经知道了,朱可夫同志。英国人把直布罗陀丢给了德国人。”斯大林看着朱可夫,目光又恢复了以前的犀利,“我觉得英国很可能会在德国的打击下崩溃。你怎么看?”“我认为德国想要真正打败英国,还有很多事要做”朱可夫言简意垓地回答道,“只要英国海军还没有被打败,英国就不会屈服

“对,这就是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不同之处斯大林赞许地说着,话锋突然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