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李隽看着他们道:“朝庭推行奖励科学。 技倡技术的新政策,这科学技术自然是会创新,朝庭还要成立一个专门地机构来处理技术问题,也就是技术专利局。 对于新技术,可以申请专利,科学家可以从中获取回报,可以有更大的精力和更好地条件来从事科学研究。 ”

专利局是现代物事,已经为世界所认同。 可以想象一下。 在没有专利技术的古代,那些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是多么的困难,吃喝经费问题会占去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研究科研的时间自然是少了。

要是科学家可以从专利中获得回报的话,生活问题解决好了,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研究。 这实是一个不错地解决办法。

李庭芝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马上就明白其中的好处,赞道:“皇上所言,实是高明。 臣以为,就是那些祖传的秘方秘技,也可以申请专利,要他们明白这些都受朝庭律法的保护,可以安心地为老百姓造福。 ”

在没有专利的古代,一旦有了新的发明,老百姓往往是秘技自珍。 一代一代相传。 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祖传”地由来。 祖传对于那些有秘技秘方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可以吹牛“我的祖先如何如何牛”。 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有点悲哀,因为老百姓从中享受到的好处少得多了。

现在的南宋对技术地需要已经是共识,只要能够促进技术的开发与革新,文天祥他们自然是会乐意去做,文天祥赞同道:“祥甫所言极是有理,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保护技术也不行,会造成秘技自珍,造福老百姓也就谈不上了。 皇上,臣以为,朝庭应该加强立法,设立一部专门的法典来保护。 ”

李隽还没有发表看法,陈宜中点头道:“皇上,履善之言正合臣意。 臣已经在着手起草保护技术的法典了。 ”

“好啊。 ”李隽也未想到陈宜中这个原来的逃跑大王居然有这等见识,非常满意,道:“这立法是必然的。 朝庭还要制订出推广技术的措施,要使得开发出的技术能够适应需要,不能浪费过多的资源。 另外,朝庭也要出一笔银子,专门用来进行基础研究,对于那些有前途,影响广泛而又无法在短期内获利地技术进行开发。

“化学就是其中地一个重要课题,朝庭一定要尽早把化学搞出来。 有了化学工业,好多事情就好办了,可以这么说,有了化学工业,大宋朝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是今天请来黄永善和沈毕两科学家地原因,我交给你们两人一个任务,就是马上组织一批人,对基础化学进行研究,务必成功。 ”

李隽说得郑重,可以想象得到化学工业的重要性,黄永善和沈毕忍不住兴奋起来,道:“遵旨。 ”只是,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化学工业,有些为难地看着李隽。

李隽明白他们有点迷糊,道:“你们要研究化学工业,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批炼丹家,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研究就行了。 当然,不是交流他们长生不老之术,而是要交流他们如何炼丹以及在炼丹中发现的可贵现象。 另外,还可以找一批聪惠的孩童进行培养,培养成我们的化学家。 我这里有一个玻璃的配方,你们先把玻璃制出来,一切都好办了。 ”

熟悉科技史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化学的前身就是炼金术,这是西方的称谓,在中国的称谓就是炼丹家。 那些在炼丹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炼丹家们,其实就是优秀的化学家,只不过当时化学还没有发展起来,还在雏形期。 炼丹家发明的东西真的不少,火药就是炼丹家无意中发现的。

在当时条件下,要想找到熟练的化学工人,除了炼丹家,再也不找不到了,李隽才把主意打到他们头上来了。

古代的炼丹家都是隐居山林的“高士”,很受人尊重,清高自傲,不会下山的。 李隽这话着实有点让黄永善和沈毕为难,二人互望一眼,为难之极地道:“皇上,这能行吗?”意思是说,怎么把这些人请得到。

李隽笑着道:“就说朝庭要举办一个炼丹大会,他们自己就会来。 ”这些隐居高人们一向自重,但是最想得到的就是如何提升炼丹技术,羽化升仙,达到长生不老在目的,朝庭举办一个炼丹大会,他们还不乐疯?还有不削尖了脑袋往里挤的,那是非来不可。

李隽的话音一落,一片轻笑声响起。 李庭芝他们再也忍不住了,笑出声来。 他们是万万想不到李隽会撒这么大一个谎,由不得不笑。

这道旨意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