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 (第1/4页)

大家都鱼贯而出,硕塞留了下来。等他们全部走了之后,皇太极招了招手说道:“过来,坐到朕的身边来。”

硕塞按照他的吩咐坐了,皇太极说道:“皇阿玛这样做,你能不能理解?”

硕塞不说话,摇了摇头。

皇太极叹了一口气。说道:“在你们兄弟当中,按照长幼次序。你是理所当然的储君,但是你知道,一旦你当上了储君,那恐怕多尔衮就要找你的麻烦了,你明白吗?你看看刚才他是怎么表现的,直接一开口就说福临,显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如今他掌握大权,这些你都应该知道了,现在还只不过是立了储君,以后的事情还很难说,但是不管怎么样,朕都希望你们兄弟能够和睦,希望整个爱新觉罗家能够团结,这样才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等到入了关,这全天下都是我们的。”

“儿臣都知道,皇阿玛歇息吧,儿臣这就先出去了。”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硕塞心里面还是非常不舒服的,只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罢了,皇太极也知道,听他这么说,便道:“帮朕把笔墨纸砚都拿过来吧,朕还要写一些东西。”硕塞帮他把东西拿过来,又磨好了墨,便一言不发地走了,临出门的时候,皇太极说:“以后记得,喜怒不形于色,方能不让人探知深浅。”硕塞整个人身形一顿,然后走出去把门关好。

等硕塞出去之后,皇太极又写了好几样东西,都放在自己的枕头下面,然后才倒下去睡了。

多尔衮一出门之后就面无表情,对于其他的过来的人似乎视而不见,碰壁的人多了之后,大家都市区了,不敢再去和他说话。而孝庄文皇后和福临的乳母带着福临却是急匆匆地往后宫去了。

今天最意外的就要数孝庄文皇后了,她没有想到最大的惊喜落在了自己的手上,福临居然一跃成为了大清的储君,这实在是太如梦似幻了一些。正所谓母凭子贵,现在她孝庄文皇后的地位顿时就水涨船高了。

她之所以急匆匆地就赶回来,是为了要给准皇帝福临上几堂礼仪课,他必须要开始转变,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继承人了。

多尔衮再一次出发了,他必须要去前线了,耽误了这么一点点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的时间,随后他的行程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

张雷并不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从电视里面还有历史书里面他对于清朝前期的历史只知道1644年入关的时候的皇帝是福临,也就是顺治,康熙他爹。入关了之后就是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所谓扬州十日公元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徐州、亳州、盱眙,并乘势下淮安,夺泗州,渡淮河。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形势更为危急。史可法等坚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终因弹尽粮绝,被清兵攻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在多铎百般的诱降时,史可法斩钉截铁地说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结果惨遭杀害。史可法的部下在这种情形下,仍率余部继续鏖战,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清军占领扬州后,纵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烟花三月下扬州”,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死难者八十万人。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闰六月十三日,剃发令下,群众开始酝酿反抗。清军浙江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顿时爆发。城郊居民一呼而起,打败来剿清军。人民公推黄淳耀、侯峒曾出面领导抗满。降将李成栋率满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奋战,坚守不屈。清军用大炮轰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城中无一人投降。残暴的清军忿而屠城,杀两万余人后弃城而去。次日朱瑛又率众入城,组织抗清,旋败,再遭清军屠杀。八月十六日明将吴之藩起兵,反攻嘉定,亦败,嘉定第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多铎统军占领'南京',中国弘光朝廷覆亡。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钱谦益,赵之龙等向多铎献策曰:“吴下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无须用兵。”清国乃于六月十五日颁诏书往江南曰:“……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然而“削发令”一下,所谓“民风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抗怒火,却在松江,昆山,苏州,嘉兴,绍兴,江阴等地熊熊燃烧。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