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莽古尔泰得不到众人的响应,但他还不死心:“即使广宁之失,罪不在岳托,但宁远、锦州之失,岳托再难推脱责任,再说镶红旗损失如此惨重,又是岳托亲手指挥的,这条罪难道还比不上广宁之失?”

众人都默不作声,连代善都是缓缓头。

“三贝勒说到宁远、锦州之失,加上镶红旗的损失,我倒想起一件事。”多尔衮左右扫视一遍,“以我对明国的了解,他们的军队,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岳托已经战至全军覆没,是否已经尽力了?”

代善终于开言了:“多尔衮说得是,如果说宁远失守,还可以说是孙承宗偷袭得手,但岳托有了准备,又接管镶红旗的全部兵力后,依然失去了锦州、广宁,还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这难道是战争不力之罪吗?是不是明军的战斗力陡然提升了?我们为此要做好哪些准备?”

“陡然提升?大贝勒的话太过危言耸听了吧?”莽古尔泰鼓起腮帮子,脸上明显不悦,“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长时间训练出来的,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皇太极见话题偏离了对岳托的惩罚,心中暗自高兴,“也许明军的火器进步了,以前,我们可是没少吃明军火炮的苦,忽鲁不是说,明军携带了新式的火器吗?”

莽古尔泰大手在案桌上一抹,差将桌上的马奶酒打翻,每次“八王议政”,他是唯一可以喝马奶酒的人,这也是皇太极允许的。

“纵观整个草原,战斗力最强的还是骑兵,火器只是辅助,哪有什么新式火器能灭了大金国的一旗之军?”

众人也觉得莽古尔泰说得有理,一时无言以对。

莽古尔泰见自己的话终于镇住在场的各位贝勒,心中豪兴大发:“我愿意率正蓝旗夺回广宁。”

皇太极摆摆手:“三贝勒勇气可嘉,先回去做好出兵的准备,待我的探子带回具体的讯息之后,再商量用兵的事,今天的会议就到此,各位回去之后,也要关注广宁的军情变化。”

从大政殿出来,皇太极心事重重地回到清宁宫。

他进入书房,独自坐在书桌前。

刚才多尔衮的话,虽然是在为岳托开脱罪行,但皇太极暗自惊心,岳托并不是一个懦弱的旗主,相反,他有勇有谋,曾经取得过多次战斗的胜利,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旗主,这次败得这么惨?

岳托的罪行还在其次,如果明军的战斗力真的提升到可怕的地步,他将如何应对?

宁远、锦州和广宁,都已经是大金国的土地,如果就这么丢了,那大金国有没有人将失地的罪过,算在自己的头上?

阿敏、莽古尔泰会不会卷土重来,以失地为借口,再次威胁自己的大汗之位?

没有来自前线的讯息,皇太极也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将右臂支在书桌上,托着自己的脑袋,手指不断地揉着额头。

“吱呀!”书房的门被推开了。

中宫大福晋哲哲手里端着一杯皇太极特别喜欢的香茗,缓缓进入书房。

“大汗怎么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莫不是我们姐妹惹大汗生厌了?”

皇太极身体没动,抬眼看着哲哲,虽然已经年近三十,但身材没有任何臃肿,白皙的脸上依然像刚出水的莲藕。

“大福晋多心了,我只是在想一些政务上的问题。”

哲哲站在皇太极的身边,脸上挂着祥和的微笑,永远不喜不悲的样子,“大汗,今晚让布木布泰侍寝吧!这丫头,又在埋怨自己未能为大汗怀上孩子了。”

皇太极心中有事,根本没有心思去想侍寝的事,但哲哲的话,又让他想起布木布泰,那个皮肤白得像雪花,摸起来软得像貂皮,眼睛里永远含着温顺和乞求的小姑娘。

“好吧,你去安排吧!”皇太极不忍拒绝,也许晚上放松一下,自己的思路就会打开也说不定,就像他曾经夺取大汗之位时的前夜。

“是,那我就去安排了。”哲哲刚走到门口,又停住脚步,“大汗不是有一个全能的谋士吗?如果遇上什么不解的事,我们女人帮不上忙,大汗可以问问范文程。”

“范文程?”皇太极惊呼一声,自己一时焦急,怎么把范文程忘了?“立即传范文程来见我。”

范文程的府邸在清宁宫左近的西海胡同,离清宁宫不过两里之遥,不一会儿,他就在宦官的指引下,来到皇太极的书房。

“草民范文程叩见大汗!”范文程跪在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