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遥�恢�ヒ庖晕�绾危俊�

第二十一章 书生一怒(二)

皇帝俯身将她扶起,继续问道:“甚好。只是朕在意的是留下的这些人中会不会仍有张氏残党?”

“关于甄别筛选,实为此次清理宫务之关键所在。”婉容目视皇帝,颇为自信地说道,“臣妾经与谢良臣计议,并向晋国公征询意见,留下的人须具备三个条件方才考虑留用:其一,此人的出身清楚,家中父母至亲须在京城居住,以便朝廷掌控;其二,此人须是京城沦陷前即在宫中当差,且经多方勘查确与张氏没有牵连;其三,此人原不在含元、宣政、紫宸三大殿及含凉、麟德等紧要处当差,且须是张氏执掌六宫时不受重用者。对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再由臣妾逐个面试后才能留下。如此一来,臣妾纵不敢保证万无一失,其中绝无张氏余孽,也料想那人会顾忌自家身家性命,不至再在宫中兴风作乱了。”

皇帝上前亲昵地抚摸着她犹披散在肩头的秀发,柔声道:“这些天当真是有劳爱妃了。有你和暄儿共同为朕执掌内宫,朕便无后顾之忧了。今日麟德殿为新选宫人议定品秩之事,朕已委了以暄儿为主,你且随班应卯就是,切不可与暄儿当众起了争执,你可记着了?”

婉容听到皇帝竟如此不放心自己,更加相信日前樱儿所报非虚,嘴一噘,醋意十足地说道:“皇上但放宽心,嫔妾不会自讨没趣,坏了皇上的好事的。”

皇帝见她心生妒意,也不多做解释,只说了句:“到时你自然晓得。”抬腿就往寝殿外走,走至门口,又转过身问婉容道:“王保儿这小宦儿怎么样?人是否靠得住?”

婉容此刻满脑门子想的都是入宫的新人之中到底有什么样出色的女子,引得皇帝如此关注。不意被皇帝这临出门前陡然一问,有些迷茫地回道:“王保儿?他打东宫时就在凝香轩当差,腿脚还算麻利,皇上怎么问起他来了?”

“谢良臣毕竟上了些年纪,且又是知内侍省的忙人,总不能时时跟着朕吧,”皇帝在寝殿门口停下,向婉容解释道。“你这儿的王保儿,暄儿那儿的朱双,还有新入宫的来兴儿,朕打算从他们几个年轻人里头选一个以后日常跟着朕,爱妃不会不舍得吧?”

“陛下请稍留片刻,臣妾还有话说。”婉容这时脑子才转过弯儿来,急忙追上皇帝道,“皇上是说原来那个张氏派入东宫充做眼线的来兴儿如今也进了宫?”

皇帝笑着点点头道:“说起来这小子,与朕也算有缘,如今宫中不宁,可用之人尤缺,朕便调他入宫,暂在延英殿当差。关于这小子的家世,朕已命人查过,虽与张氏一门有些瓜葛,但昔日朕更是有恩于他家,况两年前若不是他跋涉百里,及时请来柳先生,只怕朕是不易从张氏的恶意构陷中脱身,爱妃不必对他心存疑虑。”

“虽然如此,臣妾仍请皇上三思。”婉容面露焦急神色,“这来兴儿臣妾原先便觉得他过于机灵乖巧,不属善类。如今宫内正清理张氏残党,皇上却将这明摆着的张氏眼线放入宫中,还要调至身边听用,臣妾切切以为不妥。”

皇帝见她说得恳切,心思也活络起来,他不想在婉容面前表露出心里的犹豫,遂摆摆手轻松地说道:“些许小事,爱妃既如此说,容后再议就是。时辰不早了,朕还要去早朝,晚上回来,朕想听听爱妃对这批新人的印象如何。”

婉容听说皇上今晚仍要宿在瑶华宫,方才的不快和醋意顿消,翩然施礼,甜甜地道:“臣妾恭送皇上。”

来兴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头脑里迅速地闪过一个念头:芙蓉的人看到门边摆着的三颗石子,找上门来了。他揉着惺松的睡眼,打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的是同在延英殿当差的小宦者庞明。

“来掌书,皇上已到了延英殿,谢大人差小的来叫您马上过去。”庞明不知因何显得甚是慌张。

来兴儿提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打着呵欠问道:“今儿不是宣政殿大朝会的日子吗?怎么皇上又来了咱们这儿?”

庞明见来兴儿一副睡意未消的懒散模样,愈发焦急地催促道:“您赶紧的吧。皇上龙颜震怒,正在对林树大人发脾气呢,景公爷也在,去晚了小的怕您承受不起皇上的责罚。”

来兴儿听说景云丛也被皇帝召到了延英殿,料想是前方战事不利,遂急忙穿戴停当,临出门顺势瞄了一眼门边摆着的三块石子,跟着庞明一溜小跑到了延英殿。他人还未进殿,就听到殿内传来柳毅的声音:“林大人,在下也以为您此举甚是不妥。身为朝廷宰辅,每日里值守朝房,皇上念其辛劳,令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