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来兴儿生怕在此处耽搁久了,那伙蒙面人听到宦者的惨嚎声,会循声再追过来,挥刀冲着那宦者又要砍下。

那宦者前次没有防备,被来兴儿削去了半只耳朵。这回一见来兴儿举刀要砍,急忙使了个懒驴打滚,咕咕碌碌滚出去有三四丈远,顺手从怀中掏出个东西,就往嘴里塞去。

来兴儿跟随景暄习武已近两年,身手虽不如纳玉和钱大顺那般矫健,却也算得上敏捷,见此情形,急中生智,把手中的短刀当做暗器,瞄着那宦者直甩了出去。

这一下事发仓猝,来兴儿手上的力气使得难免有点儿大,短刀直钉在那宦者的心窝处。

那宦者大瞪着一双眼,惊悸地望着来兴儿,蹬了蹬腿儿,也死了。

来兴儿跳下马,走到已死去的宦者身边,弯腰将他想塞进嘴里的那枚东西拾了起来,赫然竟是块他并不陌生的绿玉牌。

害他的人原来竟是芙蓉派来的!

来兴儿震惊之余,还未来得及接受这个意外的发现,小白龙突然痛嘶一声,窜到了他跟前。

来兴儿直起身观瞧,只见小白龙的左臀上已插了一支飞刀。那伙蒙面人果然闻声追过来了。

小白龙不停地打着响鼻催促来兴儿上马,来兴儿不再迟疑,纵身上了马。一只飞刀又打了过来,擦着来兴儿的鬓边呼啸而过。小白龙仰颈长嘶一声,朝着东南的方向疾驰而去。

第五十三章 回鹘巨盗(一)

纳玉出了金仙观,心下不免踯躅起来:长宁长公主已死,自己才被发落到她府上不久,与府中上下人等皆不十分熟悉,况且长公主死在李进忠手上,说不准长公府中仍埋伏有他的眼线,自己如贸然回那里落脚,岂不正入了他的圈套?

可是,如果不回长公主府的话,在这繁华似锦的长安城中,纳玉还真想不出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来。

未入城前,来兴儿倒是对她说过,如果回长公主府不便的话,他可以设法在京城内帮她找个暂且栖身的地方。对于这个与自己年龄差相仿佛的小宦者,纳玉总觉得有些令人放心不下,可每回一想到他,自己又会莫名其妙地感到脸红耳热。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何以会这样。

自从年幼时跟随父亲护送如今的太妃不远千里来长安和亲,这几年间,她虽然身处大明宫中,然而平时结交甚至熟识的人并不多。

也许是出身南蛮小邦的原因吧,当她被太妃向父亲讨来入宫做了一名侍女以后,周围的宫人、宦者虽然瞧在她与太妃的这层关系上,表明上对她还算客气,可是,纳玉却时常能够敏感地察觉出他们其实打心眼儿里是瞧不起自己的。

只有久在浴堂殿当差做杂役的钟氏是真心喜爱这个眉目清秀、一嘴南蛮口音的小姑娘。甚至还在太妃熟识钟氏之前,纳玉就已经在跟随钟氏习学她家传的“天音”秘技了姐姐纳珠一直随父亲生活在军营驻地,后又嫁与张谅为妾,姐妹俩通常见不着面。所以,当三年前父亲兵败被处斩之后,纳玉在长安城中最为亲近的人就要算是钟嬷嬷了。正因如此,她在尚服局中听到钟嬷嬷私下里夸奖来兴儿是个心地善良、古道热肠的小娃娃时,才在心中对这个仅谋过一回面的小宦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从使团前往逻些的半途于星宿川遇袭开始,到逻些城中数次出手相助,直至两人一同逃离逻些,千里相伴返回长安,纳玉也弄不明白,每逢来兴儿遇到了危难,自己何以会不自觉地就想要帮他一把。难道仅仅因为听了钟嬷嬷夸赞他的一番话吗?

一想到方才在金仙观中听那个自称是七仙媛的女道士说起钟嬷嬷也死在了李进忠手里,纳玉心中就充满了仇恨。她要杀了李进忠,为长宁、为钟嬷嬷甚至是为太妃报仇!

纳玉这样想着,快步走出独柳巷,径直朝着城东的晋国公府奔去。

李进忠的晋国公府位于朱雀大街的仁化里,与景云丛的东阳郡公府相距并不远。然而,若论起戒备森严来,却远非名义上是全国兵马统帅的景府能够相比拟的。

原来,李进忠三个月前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一举击溃张皇后的势力,扶保太子登极做了皇帝以后,担心暗伏于长安城中的众多张氏残党会找他报仇,未经皇帝允准,便擅自做主,动用二百名禁军军士充做晋国公府护卫,把自己的府邸守护地铁桶一般。

纳玉远远地望见仁化里的坊门外站着四名手持长戟的禁军军士,正在逐个盘查进出里坊的行人,心知想要从坊门进入仁化里,靠近晋国公府已无可能,遂掉转方向,沿着仁化里的坊墙向南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