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首蛹萘俟�蛹啵�鲆换赜诔卸鞯难���枰韵虺�吧舷卤砻魉�杂诔卸鞯淖鹁春统栊拧�

没等长安城中的满朝文武大臣从后宫的剧变和于承恩居然做起天子之师的惊谔中完全清醒过来,皇帝对来兴儿的一道封赏诏书再次使他们如坠五里雾中,搞不明白这个曾经的冒牌小宦者、私纵过叛首李舒的嫌犯,这次究竟是得到了皇帝的重用,还是被皇帝借故远远打发了去送死。

皇帝在銮驾进入长安城之前,特意把来兴儿唤至夏嬷嬷墓前,殷殷叮嘱了他许多话,原是想于入城后,任用来兴儿为神鹤军兵马指挥使,让他执掌这支新晋的精锐禁军,留在自己身边充做护卫近臣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来兴儿重回自己身边,代替年迈的舅舅吴弼担负起大明宫的宿卫重任,另一方面也可借机向于承恩麾下掺沙子,将神鹤军掌握在自己手中。

结果,于承恩并没有像之前的李进忠那样,急着向皇帝讨要权力,而是主动选择了些无关痛痒的差使去做,反倒使得皇帝不好明着将来兴儿派至神鹤军中与他争抢军权了。

正当皇帝寻思着替来兴儿找到一个新的职位时,恰在此时,从千里之外的凉州突然传递回来的一则军报,彻底改变了来兴儿的命运。

这份署名为神鹤军左军郎将骆元奇的军报,向皇帝详细报告了他率军驻守鄯州,抵御吐蕃入侵的前后经过。从星宿隘口的被突破,到摧沙堡前的一场恶战,再到鄯州城的沦陷,俱都描述得十分详尽而生动。特别是骆元奇在军报中提到,由于鄯州城的沦陷,迫使他率残部二百多人转往凉州,目前乔装作陇右监辖下的牧马人,潜伏于吐蕃统治区域内,随时可充做朝廷大军的内援,为收复陇右、河西两道出力。

鉴于内侍省监尚敬就是因瞒报了西疆军情,事发后被皇帝处死的,因此,骆元奇的这份军报一经传入长安,便以最快的速度摆上了皇帝的案头。

由于事涉神鹤军,骆元奇这个名字皇帝又瞅着十分眼生,所以皇帝特意将睦王李启和于承恩一并叫到了延英殿讨论应对之策。

如果不是今天在延英殿内亲眼看到了这份军报,于承恩几乎已经把骆三儿这个人彻底给忘了。在他的意料中,化身为骆元奇的骆三儿早就应做了吐蕃人的刀下之鬼,却不曾想到这骆三儿居然还真有两下子,不但侥幸活了下来,还带领着多达二百名军士悄悄潜伏到陇右辽阔的草原之中。

“皇上,骆元奇的确可当得上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臣以为,应传诏嘉奖于他。”于承恩将手中骆元奇的那份军报还给皇帝身边侍立的王保儿,毫不犹豫地向皇帝建言道。

“启儿,依你之见呢?”皇帝把头转向了睦王李启。

“父皇,儿臣以为,朝廷不仅要传命对骆元奇进行奖赏,更应该派人与他取得联络,以他麾下残存的这二百多名军士为基础,以陇右监辖下广袤的草原为掩护,在吐蕃人侵占的心腹地带尽快发展起一支略具规模的军队来。这样,既可以时时对占领陇右的吐蕃军队展开侵扰,又可以牵制吐蕃人相当一部分兵力,使他们难以毫无顾忌地觊觎我长安。”

皇帝目光灼灼地望着面前的李启和于承恩,脱口补充道:“单单这些,也还罢了。朕方才在你二人来之前览读这份军报时,还未多加留意,经启儿再次提及陇右监,倒提醒了朕。吐蕃腹地距长安多在四五千里之外,物资补给线拉得过长,要想对长安造成真正的威胁,就须得着手在刚刚攻占的陇右、河西一带就近筹措各种所需物资,你们说是不是啊?”

见李启、于承恩俱都点头称是,全神贯注地等着他接着说下去,皇帝不由得为自己头脑中刚冒出来的这个想法感到一丝得意,继续说道:“吐蕃军队中战力最强的当属纳悉摩麾下的十万天蝎军,而天蝎军中号称精锐的又是它的骑兵部队。骑兵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其一在人,其一在马。陇右监向为我朝牧养战马之所在,所辖范围直至汾宁,乃是整个西疆战马的主要供应地。吐蕃人攻下凉州后,必然把陇右监当做他们在西疆立足的一个主要支撑点,要陇右监为他们的骑兵源源不断地提供战马以及充足的草料。骆元奇这部分人马恰恰就潜伏在了陇右监辖下的草原之中,你们说说,如不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令吐蕃人利用陇右监做为他们十分重要的补给基地的企图落空,岂不将贻误重大战机,坐视长安沦为吐蕃人嘴边想吃就能吃下的一块肥肉吗?”

第二百一十一章 堂而皇之

皇帝既然提出了派人联络潜伏于陇右监草原之中的神鹤军残部,伺机破坏吐蕃人的战马和草料补给基地,从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