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 (第1/4页)

那队长抱着脑袋蹲在地上,想跑却又不敢跑,只得连声告饶,口中喊道:“摄政王饶命!摄政王饶命!奴才有眼无珠,没认出摄政王来,望摄政王您老人家大人大量,饶奴才一命!奴才以前只是正蓝旗的一名牛录额真,平时也就在城外作战,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摄政王,望摄政王饶过奴才一命。”

多尔衮停下鞭子,呵斥道:“站起来回话!”

那队长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头低到了胸脯上,混身仍是颤抖不已。

多尔衮问道:“你说你是正蓝旗的,可是皇上的禁军之中,应该全是两黄旗的人才对啊?”

队长哆嗦着答道:“回摄政王,近日局势日紧,明军势大难制,且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为了以防万一,今日皇上下了圣旨,命令各旗分别派出人手,编入禁军之中,以拱卫皇城。奴才就是在今日中午才被编入禁军之中的,以前奴才连皇城都没有见过呢!”

“哦?”多尔衮显然有些意外,他喃喃道:“有这道圣旨?我怎么没有听说?”

一名亲兵靠近多尔衮,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确实有这道圣旨,不过那时候您正在城上巡视防务,因而并不知道。圣旨是正白旗固山额真克尔博替您接的,后来就派了五百精锐进了皇宫,镶白旗也派了人。您刚刚回来,就接到入宫议政的圣旨,所以还没来得及告诉您。”

多尔衮横了那亲兵一眼,冷冷的说道:“以后再遇上这种事,必须先向我通禀。”

多尔衮抬头向那宫门紧闭的皇宫看了一眼,随即冷哼一声,翻身跳下马来,将缰绳交给一名走过来的禁军士兵,随后便迈开大步走向宫门。

待走到门口,见宫门被禁军士兵推开,多尔衮便从腰上卸下腰刀交给一名禁军士兵,谁知那士兵并不接刀,而是说道:“摄政王不必解械,今日规矩改了,将领可以带刀进宫,您的亲兵卫队也可以与往日一样进去,但不能过金水桥。”

多尔衮无暇细想,立即带着十几名亲兵走进了皇宫。

果然如那禁军士兵所说,皇宫内的人明显比往日多了很多,到处都可以看见那些大臣将领们的亲兵,但他们全部都站在金水桥外,不能过桥,而桥上则由众多禁军严密把守。

一名大臣站在桥上,正四处观望,忽然见到多尔衮前来,于是赶紧迎上前去,说道:“摄政王,您总算是来了,这里没有您主持大局,肯定乱套,现在里面正在吵呢!鳌拜跟遏必隆差点儿打了起来。”

多尔衮在那人跟前站定,斜眼看了看那人,忽然开口道:“冷僧机,怎么你今日比本王还先来一步?”

冷僧机叹道:“皇上催的急,下官不得不快些赶来,要是来得晚了,恐怕雷霆震怒,我这做奴才的就性命难保了!”

“哼!哼!”多尔衮从鼻孔中喷出几声冷哼,说道:“那么本王来得这么晚,岂不是也是性命难保了?”

冷僧机忙道:“摄政王自然是不一样的了,您整日忙着巡视防务,为国操劳,皇上和太后心里是清楚的,况且您是摄政王,皇上能够登基,还不是因为您的一力支持?”

多尔衮也不回话,立刻拔腿就往桥上走,冷僧机也转身紧随其后。

多尔衮抬头看了看那不远处灯火通明的宫殿,忽然问跟在身后的冷僧机:“他们都是怎么说的?那些汉臣们怎么说?”

冷僧机小声说道:“皇上跟太后的意思是立刻向明军请降。今日朝议全部都是满臣,没有汉官汉将,汉军旗的人全部被调往城东防守,免得他们心怀不轨。”

多尔衮冷笑道:“请降?妇人之见!”

冷僧机接着说道:“八旗旗主大多赞同此意,但有下官等人顶着,因此一时半会儿倒也没有什么办法。”

多尔衮说道:“八旗旗主一向善于见风使舵,他们滑头的很。不过,如今两白旗全在我的手中,我不同意,他们又能怎样?”

冷僧机叹道:“不过他们人多势众,恐怕真的不好对付。”

多尔衮说道:“本王一去,自然叫他们回心转意。”

眼看着就快抵达宫殿正门,两人马上停止了说话,快步走到了门口。

进了宫殿,多尔衮便看到宫殿中正乱成一片,文臣武将们胡乱站在一起,互相大声呵斥着,仿佛如同菜市一般,而那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与垂帘于皇帝身后的太后则满脸的愁容,既不呵斥众臣的失礼之举,也没有什么精神参与争论。

众人见多尔衮终于进了大殿,于是嗓门忽然小了不少,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门口正瞪着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