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太尴尬了,李佑对姓吕的老鸨道:“在下除了满腹诗词外别无长物…只有几两…”

“呸!”吕老鸨言简意赅的表达了态度。

财大时气粗,没钱便气短,李老爷和随从们捏着几两碎银落荒而逃,听见那老鸨在背后骂道:“白吃白喝的白货!你以为你是江南的李佑?”

猛然间听见自己的大名,李佑十分纳罕,应该是全无交集的她怎么听说过自己的名声?自己在江南闯出名头也就近一年多时间,这年头娱乐圈消息的传播没这么发达罢?难道又跟江南七艳有关系?

又立定了转身,李佑故作不屑戏言道:“李佑算什么!在下王佐才学胜他百倍!”

吕老鸨插腰立于阶上嗤笑道:“数日来有一二十个说此大话的,没一个中用!你们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我见多了!”

听着意思,好像她这儿正寻找诗词方面专业人才似的,李佑笑道:“你怎知我不如李佑?不试试看又怎知不中用?”

吕老鸨哼声道:“不要说老身不给你机会,给你纸笔,写下瞧瞧。”

“你这风月场的老婆子也懂文学好坏么?”李佑嘲弄道。

“这你不必管。”

要让李佑吟诵,那绝对没问题,但要让他写字…还是算了罢。

第二百零五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

第二百零五章多彩多姿的一天

一说写字那便是李大人的最大软肋,细算起来经过一年多练习,他也就“李佑”、“准”、“不可”、“重审”等寥寥数字还算能写的整齐,其他书友正常看:。

没钱就潇洒走人罢,在这儿和一个势利老鸨子斗嘴也忒无聊了。说实话,李佑被顶撞了还真没有生气,他又不是中二少年,没带钱被讽刺能怪得别人么。

转身要离开时,只见从外头又进来几个人物,当头公子年纪甚轻,大概与李佑相仿佛,面貌英俊,穿戴奢丽,昂首直入,气势凌人。

不过这在京师内城太寻常了,十里方圆地方,尤其是皇城周边一圈,聚集了天下最多的权贵,在这里打转一天不遇到几个有派头的才叫奇怪。

当年有位礼部尚书出行,路上一独行老妇没避让,冲撞了仪仗被尚书手下呵斥,结果那老妇人指着尚书骂道,你个蚂蚁般的官儿我见得多了,有什么可得瑟的?尚书大人苦笑而去,传为京中奇谈。

话扯回来,所以这几人没引起李佑多大注意力,不值当大惊小怪的,就连张三韩宗对此都熟视无睹了。

但年轻公子身后有一人却叫李佑盯住看了几眼,书迷们还喜欢看:。不是别人,正是没门没路运气欠佳,挂在南京行人司历事,却始终找不到好工作的肄业监生崔经崔先生。

半年前崔监生还是在江南提学官那儿当属吏,与李大人合作舞弊了一回。前文说到过,提学官大宗师还要主考今年的江南乡试,完后便要致仕。不过李佑离开苏州上京时候,乡试还未举行。

今天崔监生居然出现在京城,并在贵公子鞍前马后当帮闲,以李佑的对他的了解,八成又失业了,正在努力寻找新门路…

估计江南提学官老大人督完这一科学政后直接退休回家,崔监生没得到什么好处,不知怎的又跑到京城来钻营。

李佑停住脚,倒不是想与这一身霉气的崔先生叙旧。他要打听乡试结果,那便宜侄孙李正蒙中秀才后也去参加乡试了,到现在也没收到书信报告结果。虽然明知基本无望,但总得问一问。

不知为何,李大人看到苦命的崔监生,心情突然好了许多。

贵公子见吕老鸨立在阶上,叫道:“吕婆子!玉芝姑娘在否?”

吕老鸨忙点头道:“在,在,却正不高兴。林公子来的好,我这女儿最听你的,且帮老身哄一哄去。”

说完她避让一旁请林公子进去,抬头却见李佑还在阶下等着,便叫道:“这位王大老爷,如今真是客满了!你那几两银子去别家花罢!”

正到门口的林公子听到“几两银子”之语,不由得扑哧笑出声来,回头道:“哪里的乡下土财主?才来京城么?”

吕老鸨凑趣道:“是哩,是哩。”

虽然认出了李佑,但崔监生在人群里低头装作不知。他也是刚结识上林公子这个贵人的,不是很了解他什么性子,这时候还是不要出来多嘴多舌了。万一惹得贵人不痛快,这点指望又没有了。

忍?还是不忍?被鄙视的李佑拿捏不定…主要是判断不出来这人的身份。不过崔监生能攀得上的,应该不会是真正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