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圣人还有一句话,舍孝取忠!”袁谭立即反驳道:“康王殿下蒙赐神种,天命所归,又爱民如子,入境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实乃冀幽两州的救星,父亲虽有贤名,却刻薄寡恩,鱼肉百姓,两州民不聊生,士卒饥寒交迫,我袁谭虽然身为人子,也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挽救两州军民于水火。”

袁谭的话博得董卓军一片叫好声,一些不愿白白送死的袁绍军士兵也在鼓掌,而袁熙等人则暴跳如雷,袁熙正要设法反驳,袁谭又接着叫道:“弟兄们,袁谭不才,为了冀幽两州的军民百姓着想,已经在阵前起义,向康王殿下的军队投诚,我身后的弟兄,也是跟着我一起投诚的,你们想活命就学他们,放下武器出来投诚,康王殿下的军纪严明,天下皆知,管保你们没事。”

袁谭话音刚落,他背后已经投降的袁绍军士兵立即在董卓军的指点下一起大叫,“弟兄们,过来吧,你们家里的父母在等你们回家,你们的老婆孩子在等你们回家,不要再白白送命了,康王殿下会给我们准备粮食和种子,不要开春的务农啊!”

听到袁谭军的招降,袁绍军士兵一片混乱,军心严重动摇,袁熙等人急得破口大骂,连忙约束士兵,以防士卒临阵投敌,袁熙不住叫道:“别听他们的,董魔王杀人无数,你们投降过去,照样是死路一条!”其他袁绍军权贵也是拼命呐喊,催促士卒去冲击董卓军防线,避免军心继续动摇。

这时,董卓军后军忽然挑抬来大量烤熟煮熟的玉米与土豆,其中不少都是董卓军火头兵在开战后紧急烤制的,香味四溢,甚至盖过了战场上浓浓的血腥味,让经常以桑椹河蚌充饥的袁绍军士兵狂咽唾沫,董卓军士兵大喊,“河北军的弟兄们,我们知道你们很饿,快过来吃吧,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你们就可以过来吃饱,将来你们的家人也可以把神米神果吃饱。”

“兄弟,我们可以吃吗?”当粮食挑到投降的袁谭军士兵面前时,一名袁谭降兵饥饿难耐,忍不住问道。董卓军火头兵笑道:“你们已经投降了,当然可以随便吃,吃饱啊,不够还有。”袁谭军降兵一阵换呼,你争我斗的抓起玉米土豆大嚼,惹得其他没有投降的袁绍军士兵嫉妒得几乎发狂。

在全神贯注的生死搏斗的时候,人是很难感觉到饥饿与疲劳,反而在战事稍歇使精神放松时,饥饿与疲劳这两个魔鬼最容易让人意志崩溃,尽管袁绍军的将领极力鼓舞士气,还是有士兵开始投降,第一名投降的是一名年纪不满十六岁的半大孩子,袁绍军为救袁绍急行军只让士兵带了少许干粮,瘦小的他在昨天干粮就已经被老兵抢去,一天多没吃东西的他早饿得双眼只冒金星,见投降就有东西吃,他第一个跑出队伍,大喊着跑向董卓军,“军爷,我饿,我要投降。”后面的袁熙等人见了,忙命督战队上前追杀,谁知五、六名袁绍军督战队士兵刚追进了那半大孩子十步内,董卓军军中立即飕飕飞来数十支羽箭,将他们射成刺猬一般,让那孩子平安跑进董卓军军中,早有董卓军火头兵给他捧来一堆冒着热气的土豆与玉米,并用火把照耀那半大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其中一名心地比较好的董卓军火头兵还安慰那半大孩子道:“别怕,慢慢吃,小心别噎着。”并递给那孩子一葫芦水。

董卓军用食物招降被包围的诸侯士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每一次的效果都没让董卓军高层失望,在吃饱与被杀面前,大部分的人还是很理智的选择了吃饱。无数袁绍军士兵高喊着投降冲出队伍,并且与阻拦他们的袁绍军督战队刀枪相见,甚至有的督战队士兵都开始抛下武器向董卓军投降。

见此情景,袁熙等人焦急万分,袁熙更是亲自拨剑在手,亲自冲到阵前砍杀逃兵,“不许投降,都给我回来杀敌!”正乱砍乱杀间,袁熙忽然听到后军大叫,“二公子小心!”袁熙一楞抬头,忽见一匹火红的战马载着一名高大的武将朝自己冲来,袁熙一眼就认出来人是谁,吓得魂飞魄散,急忙闪避但为时已晚,一柄长达丈二的方天画戟迎头劈到,袁熙在世上最后听到的声音,就是自己头骨的破碎声。

吕布懒洋洋的挥去方天画戟上的鲜血与脑浆,对还没有投降的袁绍军士兵大喝道:“要投降的赶快,再迟一会,本侯就又要杀人了!”吕布的声若雷鸣,让袁绍军士兵不由自主的退后一步,当下决心动摇的袁绍军士兵再不犹豫,纷纷抛下武器奔入董卓军阵中。

天色微明时,十二万袁绍军已经投降了八万余人,其他的士兵大部战死,只剩下袁绍军大将张南、焦触率领的三千多人被董卓军重重包围,仍然拒绝投降,对袁绍之忠诚连贾诩都为之感动,贾诩亲自下山来到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