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其他地方的百姓是西京百姓的数万倍,也就是说,受惠的人远远多于受到损害的人,这也是功德,也是善良。”

“这是功德没错,但说到善良,就肯定谈不上了,至少我是没法眼睁睁看着几万百姓被活活淹死的。”

“那么你是打算让几百几千万百姓沦陷在匈奴人的铁蹄之下咯?”

我再次语塞了。

太后很不客气地说:“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典型的妇人之仁!”

“我……我本来就是妇人嘛。”

太后瞪了我一眼,然后说了一句让我听不懂的话,“我不能让你这样下去,母后陪不了你多久了,你一定要自己强硬起来。宫里的女人,不是你主宰宫廷,就是宫廷吞没你。”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更新时间:2009…7…7 10:53:53 本章字数:5097

那天以后我没再见过小莲,刘嬷嬷虽然继续留用,但品级降了两等,把管事嬷嬷的头衔拱手让给了她以前的手下赵嬷嬷。

我身边贴身服侍的宫女换成了弄珠和弄琴,以前和小莲、小菱一道的,什么小萍、小苇等一干“水生植物”统统受到牵连,被发配到别的偏殿服役去了。

太后甚至怪罪给宫女取名的人:“什么菱啊萍的,都是随水漂流的无根之物,难怪没品行没节操,以后凡是叫这种名字的人统统弃用。”

太后发话了,宫里的“水生植物”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殆尽。包括皇上身边一个叫海寿的小太监都改了名,因为海寿也是一种水生植物,别名梭鱼草。

第二天午膳的时候,皇上出现在紫薇阁,一见到我就问:“姐姐昨天吃饱了没有?”

这是什么话?虽然觉得莫名其妙,我还是很有礼貌地回答:“多谢皇上关心,当然吃饱了。”

“可是朕没吃饱。”

他的话语中带着隐隐的撒娇之意,我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忙道:“那等会多吃点。”

“嗯,跟姐姐在一起,肯定会胃口大开的。”他笑出了一口糯米白牙。

“皇上昨天没喝醉吧?”

“有点哦,其实喝得并不多,只怪朕的酒量太浅。”我笑着安慰他:“酒量浅又不是坏事,正好可以少喝点,那些酒鬼都是酒量奇高,恨不得整天泡在酒坛子里的人。”

这时太后扶着崔总管走了过来。我和皇上赶紧过去一人一边搀着。太后有气无力地说:“皇上。母后最近身体不适。嫌宫里吵闹。想和音音找个安静地地方住几天。”

皇上没赞成也没反对。只是顺着太后地话问:“母后想去哪儿呢?”

“地点还没定。只要凉快点。可以消暑就行了。”

皇上想了想说:“玉华宫和汤峪湖地别苑都不错。也不是很远。一天可以来回。”

我们商量地时候。崔总管在一旁指挥一群太监摆膳。眼看一切就绪。就要开动了。外面却闯进一个人禀报说:琰亲王家地扶桑夫人又杀人了。

我和皇上几乎同时开口问:“杀了谁?”其实我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想再证实一下自己地猜测而已。

那人回道:“就是昨天刚受封为陇西刺史的宋方宋大人。”

果然是他!

在回京城的路上,我和皇上曾就这个问题专门讨论过。不管皇上有多讨厌他,他地功劳都是不可抹杀的。有功当赏,有罪必罚,这是主政者的行事法则,所以对宋方必须有所封赏,至于赏什么。就要看皇上的意思了。

陇西刺史,亏他想得出来,宋方哪儿都可以去。就是不能再回陇西,那里的百姓会把他撕成碎片的。

封宋方为陇西刺史,跟直接赐死他有什么区别?宋方受封地时候肯定也很绝望吧,不过他现在什么都不用想了,落花替他解决了一切。

心里还是有些难过,那人真的为皇上做了许多,我提议道:“皇上,宋方的葬礼就由礼部承办吧,办得隆重一点。也算是皇上对功臣的感念。”

皇上正要答话,传消息的太监却说:“宋大人还没死啊,只是受了重伤,现在全京城的大夫都被请到琰亲王府去了。”

皇上恼了:“该死的奴才,好好的一句话干嘛分成两截,传个话都传不清楚,留着你有何用?来人啊,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皇上请息怒。”我知道他只是失望烦躁,宋方是他心里的一根刺。这个人不死,那根刺永远扎着。

“皇上请息怒。”太监宫女们也齐齐跪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