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赵羽的回答当然不能让刘备满意,他手上再使点劲:“子玉,你依然在逃避。只是,你逃避的时间已经太长了,不应该继续了。”

赵羽深深吸口气,看着刘备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回答他:“不,我不是逃避,我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心。您知道吗,我三哥的眼睛一直在看着我,所以,大人,您不要再对我有任何期望,特别是不要期望我能帮您对付魏军将领。”

听了赵羽的这番回答,刘备知道,是真的无法让赵羽为自己做事了。他慢慢松开了赵羽的手,慢慢转身向营帐走去,留给赵羽的只有一声叹惜。冰冷的感觉在他离开后包围了赵羽的身心,他努力拽紧身上的锦袍,却越发感觉到冷。

黄忠和法正在走马谷设伏袭击了驰援张颌部的夏侯渊,一举斩杀了夏侯渊,取得了蜀军兵进汉中后的第一场胜利,也是决定性的一场胜利。夏侯渊被杀,驻守汉中的魏军就没有了头领,得到消息后,所有的魏军都退入了阳平关。

夏侯渊的死造成了魏军的恐慌,阵前失帅,蜀军眼看就要前来攻击阳平,每个人都处于惊恐慌乱中,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何保命。就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夏侯渊的司马郭淮越众而出,建议让退回阳平关的张颌出来主持抗蜀大计。

张颌勇抗蜀军的连番进攻,在夏侯渊战死后,在蜀军的猛烈攻击中,沉着冷静地指挥所属部缓缓退回阳平关,三军将士莫不佩服,因此,都同意郭淮的建议,皆愿接受张颌的调度。张颌不幅众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一面组织起部队严防死守阳平,一面飞书曹操,禀报汉中危机。蜀军追击到阳平关后,果然没有办法打破魏军的坚守,刘备得知此事后,也不由叹惜:我就知道张颌比夏侯渊更难对付。

夏侯渊被杀的时候,曹操率领的大军还在路上。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曹操在邺城收拾兵马,准备出征汉中,九月到达长安。此后,天寒地冷,曹操没有即刻进兵汉中,而是在长安休整起来。等他接到夏侯渊战死的消息时,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春二月了。

夏侯渊的死让曹操大吃一惊,他虽然知道夏侯渊脾性过于急躁,也曾数次劝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但对夏侯渊的死还是没有预料到。此时,他也顾不得了,急忙引军长安出斜谷,沿要隘险道进入汉中,到达阳平。

刘备率军攻打阳平关不下,得到曹操大军到来的消息后,不敢有丝毫大意,急忙将军队撤回到来定军山的营地,据险而守。时隔十一年,刘备和曹操再次面对面展开一场争夺战。

归宿篇——第四章 只为我心(1)

归宿篇——第四章只为我心

曹操率大军驻扎在定军山下,面对蜀军占据山势的严密防守,也是无可奈何。双方对峙了一个月后,魏军的粮草补给跟了上来,运米北山下,足有数千万囊。刘备他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派人前去劫粮,挫敌之锐气。黄忠主动请缨,刘备许之,让其带兵两千前往。

曹操打仗一贯重视粮草,他自己都是劫敌粮的老手,怎会轻易让敌人劫了自己的粮草。果然,黄忠带兵才靠近魏营,就遇到了魏军大将张颌、徐晃的阻截。黄忠奋力突围,一时间却也突不出去。就在黄忠等面临全军覆没之际,魏军外围响起震天的喊杀声,却是赵云率数十骑杀到,冲开了魏军的包围圈。

黄忠前脚离开,赵羽后脚就找到赵云,他才得知黄忠去劫粮了,急忙前来阻止,却晚了一步。听了赵羽的话,赵云感到事态危机,急忙去禀报了刘备,刘备和法正也正在为黄忠去了良久仍没有动静而心虚,赵云这一说,他立刻同意赵云带兵去接应黄忠,并嘱咐他,若是危急,可就近去沔阳长张翼在沔水旁的营寨中,赵云领命赶到了北山,

黄忠等人在赵云的接应下,冲出魏军包围,向沔水方退了下去。曹操听到有蜀军劫粮,忙命大军前去围堵,赵云率精骑在后阻挡追军,正好遇上魏军赶来的前锋部队。一场混战后,蜀军且战且退,撤到了张翼的大营前。

等蜀军都退进了营寨,赵云才发现蜀将张著没有跟上来,急忙回身去迎。张著已被魏军先头部队围住。正苦苦支撑。赵云单枪匹马冲入了魏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杀的魏军四散躲避,唯恐那枪到了自己面前。赵云因此救了张著,将他接往营寨。

魏军怎肯罢休,在他们身后紧紧追赶,等赵云他们回到了营寨前。魏军的前锋也追到了。张翼眼见得魏军势大,急忙命小兵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