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孤最喜欢在这里眺望,看着自己的城市。”宽袍男子淡淡道。

“这里的风光确实很好。临江而起。扬州和大江尽在眼底。”披甲男子终于忍不住道:“殿下是在担心要离开这里?”

“孤已经镇守扬州八年了。”

“蜀王已经镇守益州十八年了!”段达回道。

有一件事情,知道的了很少。杨广回头望着段达道,“你现在已经知道,易风是我的私生子,可你知道易风的母亲是谁吗?”

段头摇头,他早年是天子杨坚的侍卫,后来晋王镇扬州之时,他才出任晋王参军。而晋王与易风母亲的事情,明显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大隋都还没有立国,他还是北周大丞相杨坚的侍卫都督。但晋王一直没有说起过易风母亲的事情,以段达的猜测,这个女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又沉吟了许久,杨广终于再次开口,“易风的母亲,是洵阳郡公上柱国元孝矩之女。”

段达心头一震,面露不可思议之色。元孝矩可是北魏皇族,其祖元修义,父元子均,都是魏尚书仆射。元孝矩有一个妹妹还嫁给了宇文护,那个毒杀了好几个北周皇帝的北周权臣宇文护。元孝矩四兄弟,全都封郡公,兄长元则,次弟元雅,季弟元褒,就算入隋以后,元氏家族也是朝中一等一的虏姓门阀,分支旁系数不胜胜。当然,最让段达惊骇的还是因为元孝矩除了有一个妹妹嫁给了北周权臣宇文护,他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大隋的太子杨勇。元氏正是隋太子妃,数年前突然暴毙,传闻被太子宠妾云氏毒死了。若说易风的母亲是元孝矩女,这也算不得什么,可段达三岁袭封父亲的襄恒县公爵位,他也是关陇贵族的一份子,对于元家情况并不陌生,据他所知,元孝矩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嫁给太子的那一个。这么一想,段达真的是惊的说不出话来。他再计算了一下易风的年纪,十七八的样子,似乎,似乎真的有可能。而且以往从没有听说过晋王有私生子在外,倒是现在想来,太子妃曾经生过一子。。。。。。

“殿下那时好像年纪不大吧!”段达小心的道。

“是的,孤那时年纪确实不大。。。”杨广缓缓道来,原来当年杨广一次外出射猎,恰遇元孝矩女儿与侍女偷偷外出结果遇路歹人拦截调戏,杨广打抱不平,拔刀相助,英雄救美。事后,元氏自称为袁紫烟,杨广则自称为易风,都没有说出真实身份。后来两人又相约城外见面数次,直到有次水道渠成的突破最后一道关系。事后,杨广本来打算要告诉元氏自己的真实身份,说自己是隋国公之子,可这时父亲却宣布,为他的兄弟定下了益州总管司马、司宪大夫元孝矩之女为兄长杨勇的未婚妻。也就自这天后,杨广再也没有见到袁紫烟,几次约见无果,找上门去,却发现那户人家根本不姓袁,也没有一个叫袁紫烟的姑娘。直到不久之后,他的父亲成为了北周丞相,元孝矩也进位柱国,拜少冢宰,赐洵阳郡公,然后两家为儿女完婚,在婚宴礼堂上,杨广再次见到了袁紫烟,可这时她却已经不叫袁紫烟,而是元氏女,是他新过门的大嫂。

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广的眼色里抹过一丝黯然。

那件事情对他的打击极大,也是他第一次对于兄长杨勇的嫉恨开始。后来。他找了一个机会单独与元氏谈话,那次谈话时间很短,元氏说以后不能再见。然后两人便再无私会过。那以后,大隋建立,元氏产子,没多久,天子与皇后为杨广向西梁求婚,最后选中了萧氏为晋王妃,就在杨广订下与萧氏的婚约后。元氏给他送了一封信,告诉了他一件事情,说她的那个孩子其实不是和太子生的。而是他的。还说太子已经知道此事,没多久,就发生了元妃回家省亲路上车翻皇孙夭折的事情。

元妃当初本来是打算把孩子带回元家,然后想办法李代桃僵。以此让这孩子逃过太子毒手。谁知最后还是发生了翻车之事。

“那不是意外,是太子做的。”段达声音发冷,知道了孩子是晋王之子的真相,那么再来看翻车之事,就已经绝不会再认为这是意外了。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太过于劲爆了,谁又能想到,这其中还会有如此曲折的事实呢。晋王居然与太子妃早有交往,甚至太子妃还怀上了晋王的儿子。本来这件事情如果没有意外。晋王娶了元氏也是个很好的结局,可结果最后隋国公为了巩固他在朝中的权势。拉拢元孝矩,与元家进行了联姻,他并不知道杨广和元氏的事情,而是为长子求娶元家女,元孝矩也答应了下来。阴差阳错之下,事情却是无可挽回了。这次联姻对两个家族都极为重要,元氏最后屈服家族的安排,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