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是几乎全身防御的板甲,一套六十斤重,配上双手斩马大剑,站在战车阵前,那简直就是堵铁壁铜墙,他们的刀一挥,那更是刀墙。

不过那些重甲都只能配备专门的兵种,骑兵们的胸甲才十斤重而已。但胸甲虽轻,可防御性能很不错,又是独家技术,因此一套一百贯高明月也是叫的毫不犹豫。

只是不管高明月叫价一百贯还是十贯,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李靖都拿不出现钱来。

“战马和铠甲武器我都要,不过我也没有这么多现钱支付。但是我有一个提议,我打算向北方银行借款五十万贯钱,四十二万可以先用以支付这批战马和军械铠甲的款项。”李靖提出了自己的付款计划,他打算从北方银行借钱付款。

高明月听完后,都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了,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李靖这样的人物。这当怀荒的人都是傻子吗,想玩空手套白狼。北方银行本就是怀荒的钱庄,有存贷款业务,可关键是,怀荒为什么要借给你这么大一笔钱。你拿什么来担保到时可以还贷?

“你打算借多久,什么时候能还?”易风倒是好像不在意的笑着发问。银行嘛,本就是有贷款业务的。

“就以三年期限好了。”李靖回答的很轻松,好像借的不是五十万贯钱,而只是借瓶醋这么简单的小事。

高明月在屏风后面给出了贷款利率:“三年贷款,年利率为七个点,贷款五十万贯钱,三年利息为十万五千贯,三年到期后本息共计六十万零五千贯。按北方银行规定,超过一百贯的贷款,需得提供抵押担保,你准备拿什么抵押?”

北方银行的存贷业务,和后世基本上差不多,存钱利息低,贷款则利息高,五十万贯钱存一年的话利息才一万六千五百贯,但贷一年则要三万五千贯,借贷之间相差一万九千贯。但总的来说,比起此时的借贷来说却还算是利息低的。在此时,并没有什么低息贷款,借钱要么找朋友周济。要么就得借高利贷。不但地方的富户豪商放高低贷,甚至寺庙也一样放高利贷,连军队和官府也放高利贷。隋朝立国之后。除了京官,各地地方衙门的官员的俸禄是不由朝廷的财政发放的,他们的俸禄以及办公费用,来自好几项,其中有公廨田和公廨钱,其中公廨钱这一项,就是由朝廷拔付或者地方截留的一笔款项留存。以充做本钱,然后每年放贷给民间,其放贷的利息就用来给官员们发俸禄以及办公费用。说直白点。就是官府就是带头放高利贷的,而且还是朝廷和皇帝做的决定。

一开始的本意,是官府拿这些钱放贷给一些需要的百姓周转,利息也会比民间高利贷稍低。而方便了百姓同时。官府又能得到一笔利钱用以支付官吏的薪水以及办公的费用。但实际上,官府的这笔钱都是直接交给地方上的一些专门放贷的人,由他们去放贷收息,官府自己只管收利其余事不管。这就造成了实际上朝廷本意上低息方便百姓的想法根本得不到实行,借贷不是给了最需要钱的人,而是给了付利息最高的人。

隋朝此时的代款利息极高,官府对于这种情况也没什么办法,只是出文限定月利最高不过六分。利日虽久,最终不过一倍。月利六分。是指每月百分之六的利息,一年则是百分之七十二的利息,十足的高利贷。虽然官方明文规定月息不得过六分,积日虽久,最终不过一倍。但实际上,往往是利滚利,最后成了驴打滚。而易风的年息是七个点,根据时间长短还会上下调动,但就算加上到期不还的罚息,也规定最多利息只能达到本金数额。按七个点的利率,要让利息达到本金一样多,得二三十年。

易风建立的北方银行算是一个全新的经营模式,融合了此时质库抵押贷款,邸店保管、金店金银兑换等各种业务。此时一般存钱还得付手续费,易风首开先河,存钱还有利息,活期年利率三厘五,定期更是从年利率两个点到最高五个点不等。存一万贯五年定期,五年后取了可得息两千五百贯。易风的这个业务一推出,首先就在怀荒引起了很大的欢迎。特别是许多将士们都把手中获得的余钱都直接存到银行里吃利息,对那些有钱人来说,手上有大笔的钱可以投资经营,购地置铺,甚至可以放高利贷。但对于手上钱并不太多的人来说,他们过去的理财手段要么就是把钱藏在家里,要么就是拿去给那些放高低贷的人吃一点利钱,却还得担着拿不回本钱的风险。可是放在易风这里,既可以活期存款,也可以定期存款,还可以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甚至是存本取息,既方便又稳妥。别人开钱庄也许大家还不太放心,可这北方银行既然是易帅开的,那怀荒的将士们谁会不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