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 (第1/4页)

然而这一次姚金却并没有选择借道安南而是决定改走湄公河。帝国军团的这一突然转向,无疑是打乱了中南半岛上诸侯们的精心布置。特别是缅甸、暹罗两国更是被这群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吓得手茫脚乱。慌忙间湄公河的连两岸经集结起了十数万缅甸军与暹罗军。这两个互相较劲了数百年的国家直到这一刻才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正当他们想要摒弃前嫌联手对付中国人时,他们很快就又发现了另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人军事威胁是不仅限于陆地上的。中华蛟龙在海上远比在陆地上更为凶猛。

十二月十六日,中华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突然出现在了湄公河口。面对在海湾中突然出现的几十艘大型战舰,湄公河两岸的缅甸人与暹罗军刹时便陷入了恐慌之中。作为回应海上实力稍强的末罗汗王朝在第一时间便集结起了数百艘战舰堵在了湄公河口。此时的中缅双方均知对方此行的来意究竟为何。因此用不着任何的说辞与解释,双方自然而然地便进入了军事对峙状态。末罗汗王朝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甚至还出重金临时请来了五艘葡萄牙海盗船来作自己的帮手。

此时站在甲板上的帝国海军第一舰队提督托马斯望着眼前这支东拼西凑而成的庞大的末罗汗、暹罗联合舰队,脸上的表情显得异常的镇定而又从容。却听了望台上发送旗语的信号兵大声报告道:“提督,对方刚才发来讯号,询问我们为何要无故封锁湄公河口。”

“就告诉他们,咱们看今天天气不错出来遛遛。”操着一口熟练汉语的托马斯一边肆意的大笑着,一边冲着了望台大声嚷嚷道。

“是,提督。”虽然觉得这样回答有些无赖,但信号兵还是如实地将提督的意思转告给了对方。果然他才刚打完旗语,对方便毫不客气的回敬起来。于是,那信号兵又再次向托马斯报告道:“提督,对方要求我们立即离开这片海域,否则将会向我们开炮。”

“开炮?那就让他们尽管来吧。去告诉那帮杂碎,老子这就要进湄公河迎接咱们南下的人马。”托马斯收起了望远镜昂起头道。

“可是提督,对方舰队人数众多。看样子还有葡萄牙的战船助战。我们是否先退出河口再说啊。”一旁的副官见此情形担忧地进言道。毕竟在河口这种狭窄的地形同数量数倍于己的舰队对峙在理论上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然而面对副官的进言,托马斯却显得颇不以为然。末罗汗王朝的海军虽然在香料群岛海域称雄过。但那都是数十年前的事了,况且末罗汗舰队的不少“大捷”均是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鼎立合作的结果。而如今的葡萄牙人与荷兰人早已没了当年嚣张的气焰。更不会愚蠢到会去同中华帝国的皇家海军相抗衡。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外表看来末罗汗的海军仍旧是威武鲜亮的。不过在南洋海域游历多年的托马斯心里十分清楚在那鲜亮外表下究竟包裹着些怎样的败絮。因此他在河口外游荡多时,并不是畏惧于对方人多势众。而是在等待,等待一样极其关键的因素降临。

时间就在双方互不相让地僵持之中一分一秒地流逝了。不知不觉间宁静的港湾里刮起了一阵东南风。望着头顶上渐渐鼓胀的风帆,托马斯的嘴角挂起了一丝得意的微笑。他仿佛已经听见了胜利女神从身后走来的脚步声。同以前作海盗时一样,每当这个时候托马斯便会不自觉地摸出随身携带的锡制酒壶。酒壶里装的是他家乡美洲的特产朗姆酒。这是一种用甘蔗酿成的烈酒,是海上男儿们的最爱。烈酒的刺激与他心中的兴奋能在瞬间混合出最无畏的勇气。这一次的托马斯也一样,却见此时他将一大杯兰姆酒一饮而尽后,果断的大声命令道:“伙计们发财的机会来了!全军满舵前进!目标正前方!”

随着托马斯的一声令下,借着越刮越强劲的东南风,帝国舰队就像是一支离弦的利箭一般直插湄公河口。原本以为中国舰队会放弃的联合舰队,眼见对方直冲自己二来,不知是直接迎战好呢?还是退如河道的好。于是还未等中国人开火,末罗汗、暹罗联合舰队便先自乱了起阵脚。借着联合舰队的这一混乱状态,目标明确的帝国舰队毅然一头扎进了数倍于己的敌阵之中。

混战中帝国军的两艘主力舰很快便找着了敌方旗舰那罗波帝只号。迎着那罗波帝只号的“乱炮”中帝国军果断地开炮齐射,并准确的击毁了那罗波帝只号的主桅。当缅甸人乱成一锅粥时,中军水手也趁机登船了,先是一阵猛烈的齐射,再是血腥而又残酷的肉搏战。在经过了约莫一个时辰的“甲板战”后那罗波帝只号终于力战不支,宣布投降。眼见情况不妙的数艘葡萄牙海盗船调头就想开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