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桓鋈私趟�牵��擅徽飧鱿行摹U欧伤淙徊欢�绾窝盗饭�铮��盟�盗费盗氛庑┗平斫当�恼蕉芳吐珊突�菊秸蠡故强梢缘摹�

“哦!今年的收入竟然总共有二百零七万石!这可足以让我们不必担心接下来的饥荒了!”王奇兴奋得到。虽然不知道二百零七万石粮食具体有多少,但光从这个数字上来看,应该足以应付大战之后的饥荒了。

“是的!少爷!最近就有很多冀州幽州那边逃难来的人来到这儿,听说那边还没入秋就已经没粮了,田地又没人耕种,今年那边必闹饥荒呀!”农庄的庄主王顺答道。王家历来是农商两不误,在并州老家有大量农庄,在其他地方则有大量商号。这个王顺就是王允特地从老家调过来的。

“现在就有流民过来了吗?”王奇有点好奇,他知道黄巾在其他地方虽然很不得人心,但在冀幽两州张角的老巢,还是比较得势的,农民们如果实在生活不下去,也应该去投靠黄巾呀,看来现在黄巾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了。

“嗯!是的!前几日尚有百十人想投靠农庄,但因为没有老爷和少爷的指示,我叫人把他们都赶走了!”说完脸上有点期盼的看着王奇,想来是那些流民实在太惨了,让这位王家的老家仆动了恻隐之心。

“呵呵!顺老呀!以后再有流民想来投靠,你就挑出其中的青壮男女加以收留,当然还包括他们的家人了。”冀幽两州多出豪杰之士,民风也是比较彪悍的,为了几年后的大战,王奇当然要尽量的收留他们了。

看到王顺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王奇知道他想说什么,遂继续道:

“至于老弱病残!可开设粥场,用来救济他们!当然其中的才能之士也应该加以收留!”

王奇并没说收留这些老弱病残,但他这样做其实已经仁至义尽了。在逃荒中最难熬的就属这些老弱病残了,青壮年男女还可以在富豪地主哪儿卖身为奴,而这些老弱病残却基本没人要,最后只能活活饿死,王奇现在手中虽然有了点粮食,但也不是无穷无尽的,不可能收留全部的流民,对这些老弱病残开粥场还实在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忍心看到他们活活饿死,才不得已而做出的呢。只是王奇绝对无法想到,他今天动的这个恻隐之心后来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回报。

“是!少爷!”王顺显然对王奇开粥场的决定很满意,乐呵呵的准备跑到外面去忙去了。

“哎!等一等!顺老先别忙,我还有其他事呢!”王奇赶忙叫住他。以前的事是已经处理完了,还有以后的安排呢。

“啊呀!少爷!我实在是太激动了!您还有什么吩咐吗?”王顺有点不好意思,自己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了,竟然还这么沉不住气。

“嗯!首先,收留这些流民后,叫他们也参加开垦荒田,种冬小麦。我估计明年开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流民闻讯赶来这里,到时可能会有粮食不够的情况出现!我们要早作准备!”王奇知道,现在有些地方可能还能收点粮食,但是一年一熟的耕作方法让他们在明年开春后就会没粮,这时才会产生真正的流民潮。而得知此地有粮的流民,必定会蜂拥而至,所以必须早做准备。王奇虽然不懂农业生产,但还是知道冬小麦的。

“是!少爷!”王顺应道,虽然没听说过冬天还有人种小麦的,但少爷是神童,他说出来的必然有他的道理。

“第二点,就是赶快开辟一个大一点的马场用来养马!”王奇可不想让他的十万弓骑将来没马骑。

“可是少爷,农庄里总共就一千多匹马,有必要开一个马场吗?”王顺有点奇怪了。这一千多匹马大多是上次长社之战后淘汰下来的伤残马,被王奇卖下来给农庄耕地用,虽然还可以当作种马来养小马,但也没必要开一个马场吧。

“呵呵!顺老放心去办就好了!我已经叫大哥尽量多的购买一批并州马过来,等你的马场开得差不多,第一批马也就快到了!”王奇笑道。

“是!少爷!”王顺应道,少爷的话果然是不用怀疑的,他做的自然有他的道理。

“嗯!现在没你的事了,你先去忙你的吧!有事我再会找你的!”

“是!少爷!”

王顺告辞离去。

郭嘉见王奇把诸事处理的条条有理,心中佩服。他知道自己只适合做一个高超的谋士,让他处理政务实在不是他的长项,所以在王奇处理的时候,他并没有插一句嘴,只是静静的听着,想尽量多的学点东西。

此时王奇见王顺已经走远了,又把头转向金贵,笑着问道:

“老村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