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王奇和郑浑再商量了一些其他的事,就启程回农庄了。

郭嘉在听了王奇和郑浑商量其他事情的内容后,心理暗暗点头,自己的主公可真是深谋远虑,这么早就开始为将来的事情做准备了。

其实王奇也没让郑浑干什么,只不过是让他尽可能多的招募铁匠和其他制造弓箭铠甲的工匠,大量的制作铠甲弓箭和马刀而已。在现在皇帝开禁兵甲的时代,所有有点实力的庄园主都会出钱把自己的护卫武装起来,何况王奇还吩咐把一半的铠甲,和大部分铸剑出售给其他势力,让作坊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虽然王家有的是钱,但兵甲上的花费可是一个无底洞,钱是不怕多的。只是这些事情落在郭嘉的眼中就变成为长远考虑了。

王奇回到农庄之后就发现自己又无事可做了。回书院去他可丢不起这个脸,吹制琉璃器的热情也早经过了,让他去陪郑浑炼钢,上辈子就娇生惯养的他当然不乐意去了,陪郭嘉读书写字,他到是想过,但是只待了一天就受不了了,都是小时候看过的书,再看就没意思了。他现在到有点怀念起在京师时和袁绍他们走马溜街的日子来了。

最后实在憋的慌的王奇终于决定训练这些原来的黄巾兵,现在的王府家丁。想把他们全都训练成弓骑兵,但是没有那么多马,也没那么多弓箭。最后只得挑了五百个既懂马术,又会射箭的家丁进行训练。

在汉末三国时代,中原地区的普通骑兵都是不会射箭的,他们一般都是所谓的枪骑兵,至于骑上马的弓箭兵,那还是弓箭兵,只有在骑马行进过程中仍能用弓箭有效射击敌人,并且能利用马匹的优势对敌人进行其他更加灵活的攻击的,那才能称为弓骑兵。这样的弓骑兵即使是在匈奴这样的地区,也很少有成建制的编制。不过王奇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带着十万弓骑对虎老关发动飞射,然后带领联军攻克虎牢关。想想这个很虚妄的理想,王奇决定要好好的教这些菜鸟如何进行飞射。

本来要要找既会骑马又会射箭的都有点难,但没想到王奇不但找到了五百人,而且这些人在马上射箭还仍能射得很准,让王奇干脆直接跳过了如何在马上射箭的训练,直接就教如何飞射。有了马鞍马蹬的弓骑兵发动飞射很简单,满天的箭雨越过设置的障碍物,准确的落在指定的区域。没有花上几天,王奇就发现自己已经没是可以教那五百弓骑兵的了,只得悻悻的叫他们一人带一人教其他人。虽然王奇也曾想让他们多教几个的,但是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马和弓箭,只得作罢,不过他也不肯放过那些练箭术的人,叫他们顺便在山里一边打猎,一边练习箭术。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让王奇吃上了各种上辈子没吃过的山珍野味。

闲的无聊的王奇只得偶尔陪郭嘉读读书,偶尔陪张飞练练武。虽然没什么直接收获,但力气却似乎有点增加了。

就这样一连等了好几天。许褚终于带着马钧姗姗而来。给王奇带来了前方的最新战报和一封蔡琰的信。

王奇并没有直接拆信,反而是先问前方的战况。以前和蔡琰每月都会互相通一次信,直到黄巾之乱,道路阻塞,才停止了写信。不过现在既然接到蔡琰的信了,那就说明她没什么事,自己可以放心的等一下再看。但是这种行为看在几位家臣的眼里却是自己的主公舍私为公,舍小我而顾大我,对王奇愈加佩服。

前方的战况并没有出现让王奇意外的事,皇甫嵩在率兵抵达广宗后,回合董卓兵败后留下的残部,立即对广宗城发动的了突袭,而没有准备的黄巾随即大败而逃,虽然斩获不多,但成功的把黄巾赶出了占据了半年多的广宗城,等皇甫嵩到了广宗,城才从俘虏的嘴里知道,张角已经死了好几天了,他们正准备撤退到细阳和张梁部汇合呢。也就是说就算皇甫嵩不进攻,他们也会从广宗撤走的。让本来觉得自己又立了一个大功的皇甫嵩大为恼火,打听到张角埋葬之地,戮其尸,发棺断头,传送马市。

至于朱隽的部队,虽然他得到了未来的江东猛虎孙坚的相助,但是那胆小的张梁在吃了几次败仗后,就开始坚守不出了。细阳虽非大城,但是城中被黄巾抢来的粮食颇多,张梁待在里面根本不缺粮,官军在人数上又不占优势,若想强攻肯定也是不行的。不过在皇甫嵩击溃广宗黄今后,就立刻驱兵和朱隽汇合在一块儿了,准备强攻夕阳城。

这就是前方的最新战报,不过现在估计皇甫嵩他们应该已经把细阳城给攻下来。

王奇知道历史上黄巾之乱就是在年末平定的,现在由于自己的原因,可能结束的稍微有点提前了。不过还是差不了多少,想来今后的历史应该也不会有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