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众人听了,齐叹一口气,这才放弃不提。

王奇听了,心中却暗暗气愤,他现在的名声虽然还不是妇孺皆知,但也是传遍天下了,司马徽之名虽然响亮,但也不出荆豫两州,按理说自己如果拜司马徽为师的话,那也是司马徽高攀自己呀,怎么现在听他们的口气,似乎反而是对自己不能拜司马徽为师而感到遗憾呢。难道自己在他们眼中竟然如此的不堪吗!王奇心中愤怒,脸上却一点也不表示出来,反而也做出一副遗憾的样子。

其实这也怪不得众人,他们四个人都是出名的才能之士,虽然不是自视甚高之辈,但也不会认为自己才能不足的。平常只听说过王奇在诗歌上的造诣,没听说过他在其它方面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对于颍川之战,他们只听说是王奇献的计谋,不认为是王奇具体安排的,而普通的火攻之计是很平常的,刚才王奇讲的一番卓有远见的话,他们也只认为是王奇从那一位大贤哪儿听来,从没想到过是王奇自己的观点。甚至对于王奇刚才愿意把这番话说出来,都曾经怀疑过是不是他小孩嘴不严,无意中说出来的。不过想想若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不是变成从小孩嘴中套话了吗。忙放弃了这一可怕的想法。

王奇虽然心中气愤他们小瞧人,但也不想就这么空手而回,遂对崔州平他们三人说道:

“王奇已经将事情说得很明白了!水镜先生现在有我的资助和荆州各位名士的相助,开一个大的书院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现在颍川书院自己从几位走了以后,程仲德他们也都去了谯县,现在书院根本就没有几个名士,学子们求学都非常困难,实在是缺人手呀!不知道诸为中有谁愿意和王某一起回去,重建颍川书院往日的繁荣呢?”

司马徽,崔州平他们四人对视一眼,心道,果然是没有这样的好事呀。只是众人现在对回到颍川书院都有一种恐惧,当时被逼离开书院的情形又浮上了心头。虽然在听说现在书院的状况是感到很伤心,但要让他们回去,却是没有一个人有这个勇气。还有一点就是,这样跟随王奇回去,就有点像王奇的家臣一样了。虽然都不愿去颍川,但是王奇既然提出来了,当然不可能一个也不回去的。所以最后还是老家是颍川的石广元主动说:

“公子大义!我等当然听从,只是现在书院刚刚要组建,必然缺乏人手。就由石广元一人随公子去颍川书院吧!”

石广元的老家虽然是颍川的,但对回颍川仍然有所恐惧,只是毕竟石家在颍川也算是一个豪门,所以到也不必太担心会受到迫害。再则,颍川书院毕竟是自己的母校,现在听说她的形势不好,心中还是有点挂念的。所以最后还是答应了。

王奇听说只有石广元一人愿意随他回去,心中有点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也就爽快的答应了,但仍然叮嘱其余两人,一旦荆州的书院走上了正轨,就立刻来颍川书院帮忙。当然,他心里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

已经有所收获的王奇自然不愿意在这个保皇气氛浓厚的地方久待了,再和这几位名士商谈了一会儿,就准备向司马徽和黄承彦告辞了。

总的来说,王奇的这次荆州之行还是很成功的,虽然愿意跟随自己的名士只得了一人,但是自己的第一目标黄月英,却并没有让自己失望,王奇心中也清楚,光是一个黄月英,就抵得上除司马徽外的那几个名士了。何况,这次王奇在南阳还意外的得到了一个大将黄忠,虽然并没有对自己正式投效,但已经被挖到自己的地盘了,投效自己也是早晚的事。

有所收获的王奇在当天下午就带了石广元,许褚,张飞,以及二十刀卫,匆匆的上路了,自己的家中还有一个多年为见的未婚妻在等着自己呢。

(马后炮!祝大家五一快乐!)

第四十五章 又见蔡琰

王奇即心急着去见蔡琰,又心急着回家过年,所以这一路走的非常匆忙。就连本来应该去颍川书院的石广元,也被他强拉到了谯县。不过这一路上,王奇已经从往来的商旅那儿得知了前方的最新战报。

前方的细阳之战终于结束了。在十一月上旬,剿灭了张角部的左中郎将皇甫嵩,终于和右中郎将朱隽汇合了。而远在谯县的王允,在众位谋臣的努力下,经过手下人的日夜加班,终于赶制出了一大批的攻城器械,并交给徐庶押送到了细阳前线。

得到了攻城器械的官军,终于不再等待了。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发动了连续不断的强攻,终于在十一月中旬的最后一天,由朱隽属下的孙坚率先攻破一门,随后,曹操,皇甫嵩等陆续攻破自己所攻打的城门。仓惶出逃的张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