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唉!奇儿你今天怎么这么问呀!当今天子无道,宠幸宦官,要不然为父也不必被排斥到豫州来了!”虽然现在的官职已经很显赫了,但王允作为一个传统得儒生,更喜欢的是在朝堂上和奸佞争斗。

“那爹以为大汉还有救吗?”王奇说话很有技巧,从刚开始的父亲大人到现在的爹,让王允的感觉是像在唠家常一样。

但是王允在听了王奇的这句话后,却还是“噔”的一下站了起来。

“奇儿!你这是什么话!大汉怎么会没得救?”顿了顿又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就算没得救,那也得救!”

王奇沉默了,他虽然知道王允是一个老顽固,想不到会这么顽固。心中也不准备再说些什么了,只是道:

“父亲大人!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呀!”

“奇儿!你怎么会这么说!刚才是太生气了,忘了问你怎么会说大汉不可救的了!难道你又预测到什么了吗?”王允现在才回过神来,他虽然是有志之士,但才能毕竟有限,并不能预测到大汉的危机。听王奇的口气,似乎真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算了!爹!以后若真有什么不可为之事,还是尽量不要做了!”王奇在听了王允的话后实在不想多说。如果把事情说透了,说不定这个老顽固还会自己上书请求削减权力呢。这样的话,不但自得不到好处,还会得罪其他的豪强地主。

“奇儿你小小年纪,怎么会说出这么消极的话!今后别再说这样的话了!”王允也有点生气了。要说他对灵帝的忠心,那到还真不怎么样,但他对汉室江山的忠心却是不容置疑的。

父子俩关于未来局势的一次商谈,以不欢而散告终。

第四十八章 又回颍川

中平二年二月,王奇再次回到了颍川。

按照王允的安排,王奇将在颍川逗留几天后,直接进入兖州,再过青州进入冀州,最后过老家并州回到司州。而这么转一圈,王允只给了王奇大半年时间,等入秋后,就要王奇回到谯县完婚了。

由于时间很紧张,所以这次王奇先去的是许县。

到了许县的农庄,得到消息的郭嘉等人早已经在庄园门前迎候了。

“啊呀!奉孝!想刹我也!”王奇紧紧的抓住郭嘉的手臂道。

以前很多事情有郭嘉出谋划策,王奇基本上不用怎么操心。过去的几个月里少了郭嘉,王奇还真有点少了一只手的感觉。

“呵呵!郭嘉拜见主公!”郭嘉当然也很想念王奇了,但他可不会像王奇那样表现出来。

许褚也上前来和郭嘉见礼,这次随王奇来的只有许褚和几名刀卫,张飞被王奇留在谯县训练士卒了。

众人见礼完毕,一起在农庄的大厅坐下,作为农庄主管的王家老仆人王顺,当然也陪坐在一侧了。也许是重新见了郭嘉心情好吧,王奇甚至觉得这个大厅都显得特别的亮。

“咦!怎么不见马钧那家伙?”

王奇本来正准备听王顺汇报最近几个月的工作成果,突然发现本来应该在这儿的马钧还没见到呢,就先开口问起他的下落。

“呵呵!马钧这家伙最近可立了个大功劳呢!而且马上又有一个大功劳要完成了!”郭嘉笑道,他和马钧年纪差不多,两人很谈的来。

“哦!奉孝的意思是说马钧已经制出了透明的琉璃?”王奇听了郭嘉的话,就猜到当初交给马钧的任务肯定是被他完成了。

“是呀!他不但制出透明的琉璃,还让琉璃的产量大为提高,成本也下降了很多!”郭嘉赞道,言语中对马钧的才能竟然十分敬佩。

“哈哈!真的吗!那我的产粮大计可就马上会实现啦!”王奇兴奋的道。顿了顿又问道:

“那我说的透明琉璃瓦,现在已经做了多少了?”

“主公走后没多久,马钧就制出了透明的琉璃,并按照你的吩咐,开始制作宽一尺,长一尺半的透明琉璃瓦。刚开始时每天只能作几十块,后来马钧改革了制作方法,加上新的窑炉也开工了,所以每天的产量达到两百多块,去除不合格的,这三个月下来,已经生产了近两万块这样的琉璃瓦,如果主公觉得慢的话,应该还可以扩大产量的,只是不能保证质量了!”郭嘉说道。言语中竟然有希望 王奇能生产更多琉璃瓦的意思。

王奇却并没有注意到郭嘉的语气,此时他正为自己即将进行的伟大创举而激动呢!对郭嘉问的要不要扩大产量,脱口而出道:

“不用!不用了!已经有两万块就差不多够试验的了!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