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恭喜长文兄呀!你已经被家父任命为了仓曹从事!”

陈群接过文书,却并不怎么在意,随手就放在了一边。略一沉吟,对着正笑嘻嘻的看着他的王奇正色道:

“陈群能被任命为仓曹从事,季云定然出了不少力吧!”

“不错!”王奇也神色一正,点头答道。

这个可是真的,当初王奇提议由陈群接任仓曹从事一职时,王允和荀爽都是反对的,花了王奇很大一番口舌,才最终说服了两人。而他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在现在王允的班底中,武将方面不用自己担心,文官方面戏志才对王允忠心耿耿,也不必担心,但是那荀氏叔侄三人的态度就有点不那么明确了,那荀爽甚至在言谈中曾提及“废长立幼,此取乱之道也”。让王奇对他们将来是否会忠于自己很怀疑。不过现在王允最宠幸的就是荀爽了,所以王奇也不能明着反对他,只得尽量的安插自己的亲信。陈群虽然还不是自己的家臣,但他对自己的好感是毫无疑问的,而且陈家和荀家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王奇就力举陈群出任仓曹从事一职,对这位少家主的推荐,荀爽最终还是答应了,条件是自己出任新的谯郡太守。

陈群虽然才刚满二十岁,但自幼就参与了书院中各派别的争斗,对有些事情还是看的很透的,他对王奇本来就很欣赏,此时证实是王奇推荐的自己,就对着王奇跪下道:

“陈群拜见主公!”

王奇愣了一下,才大笑着扶起陈群,赞道:

“哈哈!子我之子房也!”

他本来道没想到陈群竟然会因此会投效自己,把话说明了也只是想把陈群拉到自己这一边,所以现在看到陈群拜自己为主,内心真的很高兴。

郭嘉看到王奇高兴,他自己也觉得很高兴。只是心细的他发现张松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忙给还在大笑的王奇使了个眼色。

王奇看到郭嘉的眼色,再看了张松的情形,自然知道他是在为自己没给他求得一官而失望呢。当下正了正神色道:

“好了!诸位!现在没有外人了,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

众人听了忙一正身子,对王奇道:

“请主公吩咐!”

“奉孝可能还记得被我们在京师弄的身败名裂的刘备!”王奇转头对郭嘉道。

“当然记得!像他这样的枭雄,见过以后就很难忘记!只是现在……”郭嘉本来想说他现在应该很落魄的,但随即想到王奇不会无缘无故提起他的,肯定是事情有什么变化了,遂把即将说出口的话又咽了下去。

“不错!他现在被新任的益州牧刘焉任命为了别驾从事!”王奇看郭嘉的神色,知道他已经猜到了什么。

“什么?”郭嘉大惊。

郭嘉虽然和刘备接触的时间不多,但深知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物。而刘焉虽然没接触过,但也能猜他到底有多少才能。益州又是天府之国,这两人进了益州以后,出来的那个人必然会是刘备,而估计他也知道当初就是自己的主公设计害他的,所以肯定会成为主公实现大业的一大阻力。郭嘉想着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征求一把宝剑的名字,是连环计的道具,名字最好带有像传国玉玺一样的王统意义。有好名字请发在书评区!谢谢!)

第四十九章 再害刘备

张松对郭嘉并不怎么了解,见到郭嘉惊讶的样子并不觉得怎么奇怪。但陈群就不同了,他和郭嘉同学多年,深知他的才能绝对在自己之上,能让他都觉得惊讶的事,绝对不会简单的。当下就问道:

“主公!你们说的刘备,是怎么样一个人呀?”

王奇知道刘备虽然也干过几件大事了,但基本上成就的是他的兄弟的名声(张飞怒打左丰),陈群没听过他的名声也不奇怪。就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刘备的事情都说了一下,又把自己和郭嘉在洛阳设计让他身败名裂的事情也说了。最后又看眼前的三人都不是什么死板的人,就直说道:

“其实我在京师时就想过要杀了他,但是为了关羽和张飞,最后还是没让许褚动手!”

三人听了都点了点头。

确实,在那种情况下,杀刘备是得不偿失的。而且也根本没人会预料到会有刘焉这么一个家伙冒出来收留他的。只是张松看郭嘉的脸色变得很敬佩了。他刚才看到郭嘉竟然会因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吓的变色,心中就觉得他还是太年幼了,此时听王奇讲到郭嘉的计策,才见识到了郭嘉的才能。

“刘备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