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主公!我们和刘景升是盟友,如果没有好的水军将领的话,何不向他借来一两个呢?”

糜竺对于水军将领中名气较大的还知道一点,如蔡瑁,张允,甚至黄祖蔡中,只是他们都是现在刘表的手下。这个凌操不但没什么名气,听主公说还是游侠,这样的人,来当这么大一支水军的将领,实在是让他这个合作者不放心。

“不可!”“不可!”“不行!”

郭嘉、贾诩、王奇三人同时反对。

郭嘉看了王奇一眼,看到对方点头示意,便出言道:

“我军和刘表虽然名位盟友,但实际上却有利益冲突,组建水军的话,就已经有可能引起他的敌意了。再找上门去要他的水军将领,他定然会认为我们是想说降他的属下,达到吞并他的目的,到时极有可能以这个借口和我们断盟!”

稍微顿了顿又道:

“我们虽然并不怕他,但现在袁绍刚刚平定北方,我军必须北上防备,追击曹操吕布已经分了我们不少兵马,再多线作战的话,就算我们代表的是朝廷,也不见得能获胜!”

“呵呵!子仲,你不必担心凌操,他的水战能力,绝对不下于蔡瑁张允之流。现在他还没来,等他来了,你就知道厉害了!”王奇笑着宽慰糜竺。

将来海上的商务主要由糜竺负责,舰队则是由凌操负责,如果两人的关系不搞好,很容易出现问题的。王奇当然要热心的关切一下。

“主公放心!糜竺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等凌将军来了,糜竺定然会好好配合的!”糜竺知道王奇担心什么,赶忙出言澄清。

“如此就好!”

王奇点了点,看到属下们再没什么问题,便宣布,让全军收拾行装,三天后启程去濮阳。

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出发了,才发现事情一大堆。

首先就是几个郡太守的任命问题。东海太守和下邳相已经解决,剩下的彭城和琅邪相就不是那么好选择了。徐州的文人不少,可惜要么避乱到别的地方了,要么就是在广陵,曹操控制的地方。本着宁缺勿滥的精神,王奇决定将琅邪国交给糜竺兼管,彭城则是由陈硅陈登父子帮忙打理,州刺史则是由徐州名士,原来的广陵相赵昱担任。当然,由于州治所在彭城,他也少不了要帮忙处理彭城的事务。至于原来的彭城相薛礼,考虑到他是笮融的盟友,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也还是把他任命为了广陵太守,让他去曹操那儿找麻烦。

还有就是徐州士兵的问题。当初不少徐州军是作为王奇军的盟友参战的,也有一些是下邳城中响应王奇号召起义的,还有部分是城破后以及在伏击笮融薛礼后俘虏的,现在名义上却都成了王奇的属下。看到那么大数量,但素质参差不齐的部队,王奇只得下令整编。将精锐的丹阳步兵和乡勇中的青壮士卒挑出,基本组成了仅有四万人的徐州军,五千驻彭城,五千驻东海,一万驻琅邪,剩下的两万士卒驻下邳。不过加上徐晃手中的两万弓骑兵,实力也很不弱。

当然了,王奇也记得当初允诺给陶谦两个儿子的好处,不但送了一套豪华的宅子给他们,还赏赐了大量的财物。他这样的做法,无疑赢了对陶谦心存怀念的徐州百姓的好感,更赢得了陈氏父子的尊重。

最让王奇为难的,却是如何处理糜环的事情。对于这么一个女孩,王奇在后来去找了她几次后,对她也是有点好感的。不过让他真的带这么一个女人回京师,却并不是那么愿意。如何面对家中的蔡琰三女是一回事,带上这么一个名义上属于曹操的女人,才真正是王奇不愿接受的事情。最后糜竺出来帮王奇解决了这么一点小小的麻烦,表示已经在京师置办了一处房产,自己会把糜环送到京师去,如果王奇愿意,随时可以去看糜环。对于这样的安排,王奇也没什么好说的。

其实王奇不知道,糜竺原来对于要不要送糜环去京师,并不是很热心,反倒是本来在家中没什么地位的糜环,主动要求自己的哥哥将自己送到京师去,以便经常见到王奇。糜环因为给家族立下大功,糜竺也不敢不考虑她的意见。刚好这样的安排,自己家族也可能从中获利,就热诚的代表自己妹妹,向王奇提出了上面的那个建议。

致处理完这些事情,大军也可以启程了。

而在启程前的一天,下邳城迎来了从扬州来的凌操和他的幼子凌统,以及那个人帮王奇招募的一千熟练水军。

王奇和众谋臣热情的接待了这位水军大统领。

“拜见丞相!”

一身布衣的凌操,稍微有点拘谨的向王奇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